出牙的宝宝会低热不要忽视萌出性牙龈炎
2019-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河南医院新生儿科育儿知识平台
为想成为“育儿无敌父母”而编写
联系--
“孩子也会得牙龈炎吗?得了牙龈炎为啥会低烧?”果果妈表示很不解。宝宝在长牙期易患萌出性牙龈炎,甚至出现持续低烧现象,家长应该有所防备。
什么是萌出性牙龈炎?萌出性龈炎是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孩子喜欢乱咬东西,使牙龈黏膜擦伤。牙齿萌出过程中,有部分残留的牙龈覆盖于牙面,被咀嚼咬及而受伤。
同时,孩子啃玩具、咬手指等影响了对“伤口”、口腔的清洁,而且许多新手父母对于宝宝长牙这件事一无所知,对宝宝牙龈的炎症反应不及时处理,从而引发宝宝牙龈发炎严重,导致发烧。
萌出性牙龈炎的炎症多为慢性,如果继续忽视口腔卫生、或受全身因素的影响,可出现急性症状。家长应做到及时协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控制和防止局部感染,定期检查。
如何护理萌牙期宝宝?注意宝宝口腔卫生
宝宝在长牙期发烧,多数是因为口腔不够卫生,有害菌过多而引发的感染,所以父母应该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
在宝宝长牙期,建议宝爸宝妈们每日用无菌纱布棉沾温开水擦拭宝宝牙床、舌苔,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也能降低宝宝牙龈发炎的几率。对于已经发生牙龈炎症的宝宝,更需要每日使用无菌纱布棉清洁牙龈,局限炎症避免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手上细菌很多,宝爸宝妈在为宝宝清洁口腔时需要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细菌带入宝宝口腔。
谨慎选择药物
如果宝宝长牙时发烧的温度过高,超过了38.5℃,可以吃宝宝专用退烧药。排除其他异常情况外,仅因出牙引起的低热现象,可以物理降温。
适量喝温开水
长牙期给宝宝适量喝水,特别是发现宝宝牙龈出现红肿的情况,适量给宝宝喝温开水,既可以保持口腔清洁,也可以很好的补充宝宝因为发烧而流失的水分。
注意宝宝饮食卫生
宝宝发烧期间,新陈代谢会加快,同时营养物质的消耗速度也比平时要快。给宝宝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有助于宝宝尽快恢复,同时,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引起宝宝发生细菌感染而发烧。
附:对待宝宝发烧的绝招
下面分享一些宝宝发烧时的处理方法,粑粑麻麻们记得收藏起来,都很有用的哟!
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大家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地面对它。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如何正确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大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宜遽然诊断为发烧。
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
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如果宝宝醒了,适量给喂一些温开水或淡红糖水/放几片茶叶更好,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孩子只有适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
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疾病较重,应该先去看看医生,如果医生认为就是普通的感冒,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适量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的病情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也可再配合艾叶水泡脚,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适量喝水。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帮孩子按摩推拿。先搓孩子的脚心,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适量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就应该去看看医生了。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病情较重绝不可拖延,尽快去找医生。
上面说的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小儿发热,但是医院的。
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医院呢?
1.高烧39.5℃以上。
2.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3.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4.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5.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6.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如何自行帮宝宝退烧?
当宝宝体温达上述的发烧温度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宝宝舒服一些: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温水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8.5℃左右)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热量。如果孩子反抗,说明孩子不舒服,要立即停止,并迅速擦干。
3.适量喝水:千万不要喝的水太多,导致孩子因喝水而难受,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4.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临床有哪些退热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个月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布洛芬,用于≥6个月的婴儿,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3、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发高烧的孩子,必须以出汗的形式散热,以致消耗大量水分。因此,发烧期间的孩子,最需要补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