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有效针灸方案治疗牙痛
2018-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秋佳节
月满花语情深意浓
恰值月圆情浓日正是花开倾语时
本文来源于网络:只提供临床参考!请勿模仿!
简单有效的针灸方案—牙痛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症状,多因牙齿或牙周组织疾患所引起。如急性牙髓炎、牙周炎、牙齿过敏等,临床表现:以牙痛为主,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疼痛加重,可伴有牙龈肿胀货出血,牙龈萎缩、牙齿松动、颈淋巴结肿痛以及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牙痛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胃炎引起,虚证多由肾虚所致。一般可分为火牙痛和虫牙痛。火牙痛又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虫牙痛即龋齿牙痛。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所以牙龈肿痛多属胃火,应清胃,牙齿松动而痛多属虚火应滋肾。
经络辨证:上牙痛多取胃经穴位(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下牙痛多取大肠经穴位(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
治疗牙痛穴位——一般选取一两个穴位,立竿见影,一次或几次痊愈针刺或以指代针按揉穴位(拇指按揉效果不好时,用针刺或放血):
下关、合谷、液门、翳风、中渚、昆仑、内廷、太溪、阳溪、偏历、大杼穴。
辩经辩证正确,一个穴位针刺或放血,立竿见影,头痛立止!
针刺效果不好,可放血:病在“气”针刺效果好,病在“血”放血效果好,针刺无效。
典型病案1:
合谷穴——治疗胃火牙痛
《针灸甲乙经》:“齿龋痛,合谷主之”耿氏以取合谷穴为主,观察针刺对急性牙髓炎、牙周炎等97例的止痛效果,针刺当时完全止痛37例,占38.2%,基本止痛40例,占41.2%;疼痛减轻16例,无效4例,占4.1%中华口腔科杂志年3期页:耿温琦针刺疗法对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冠周炎的止痛效果。
典型病案2:
翳风——治疗风火牙痛
1、风火牙痛特点:牙痛遇风发作货加重,遇冷减,受热加重,或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初期。著名针灸专家彭静山教授《针灸秘验》书中有记载,用于临床,常有针入痛止的疗效。2、原理:翳风属三焦经穴,针刺可泻三焦之火,又是祛风要穴,针治牙痛可直达病所,疗效立竿见影。
典型病案3:
内廷——治疗胃火牙痛
1、胃火牙痛特点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可伴有口渴、口臭、尿黄、舌苔黄腻等胃热症状。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2、原理内廷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可清胃热胃火;又,按五腧穴生克补泻法,胃经实证当取厉兑,阴厉兑穴浅不好用手法,所以根据“泻井当泻荥”的原则,可改用内廷。针刺时用泻法。此穴对多数胃火牙痛有效,若胃火较甚,可加刺下关、颊车等穴,如加服清胃散等清热泻火解毒中药,标本兼治,效果更好。同时应禁食辛辣、牛羊肉等性温助火食物。
典型病案4:
太溪——治疗虚火牙痛
1、虚火牙痛特点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或过性生活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慢性牙周病,但年轻人虚火牙痛也时有所见。2、原理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所以牙齿疼痛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年老体虚、身体先天虚弱,或者房劳纵欲过度等,均可导致本病。太溪穴(别名吕细)是肾经原穴,有补肾阴、降虚火之功,故虚火牙痛用之最宜。《通玄指要赋》说:“牙齿痛,吕细堪治”。针刺时,一般多取双侧用补法。3、临床实践发现肾虚病人太溪穴外观多呈凹陷,按之虚软,针后针孔处也呈凹陷,肾虚越厉害,针孔凹陷的程度就越明显,时间就越长;随着肾气的恢复,针孔凹陷的程度和时间,也随之减轻和缩短,甚至消失。另外,临床还发现:不少虚火牙痛是酉时(下午5—7点)发作或加重,可于发作前针刺太溪,往往针后牙痛即不再发作,继针数次,可不复发。
典型病案5:
大杼穴——治疗龋齿或虚火牙痛
有位朋友忙于工作应酬,熬夜、喝酒,是家常便饭。经常牙痛,同时有饥饿感、腰痛、阳痿症状,属典型“肾虚牙痛”,用针刺太溪不效,针刺其它穴位也无效。本人是个急病人所及,想病人所想的医生,非得要治好。整天琢磨,翻看针灸典籍,一天看到平时很熟悉的医理:齿为骨之余,突然眼前一亮。骨会大杼穴,是不是有效的。便给这位朋友打电话,过来一试试。结果没有针刺,按压大杼穴牙痛即止。我再次深深感受到《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所说的两句名言:“或言久病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身为医生,对常规治疗不理想或无效的病,是心安理得地认为这病就是没有好办法,还是孜孜以求地去研究和探索呢?
典型病案6:
阳溪穴——贴大蒜治龋齿牙痛。
典型病案7:
偏历穴——拇指按压,治疗各种牙痛,尤其是龋齿牙痛用其它穴位不效时,此穴往往有效
1、《灵枢·经脉第十》记载“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曲颊偏齿……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业。”2、临床发现凡是龋齿牙痛病人在偏历处都有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只需用双手拇指代针,用力按压偏历穴处的条索状物,快则数秒,慢则三五分钟,绝大多数患者压痛即可缓解或消失,至今已治疗30多例,只有2例止痛效果不明显。有一年出差,在火车上,一位先生突发牙齿剧痛,有龋齿,帮其诊治,发现两侧偏历穴都有条索状物和明现年压痛,便以拇指代针,用力按揉其两侧偏历穴,不到数秒,患者即言疼痛已止。患者称奇并感谢。一路上这位先生牙痛没有再发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