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不明确牙周病一例
2017-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原载于《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年第5月第36卷增刊
患儿男,12岁,于年12月1日主因“右上后牙松动伴牙龈红肿疼痛1周”于我科门诊就诊。家长诉患儿1周前无外伤等诱因出现右上后牙松动,牙龈红肿疼痛可耐受,无其他不适。查体: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未见牙石及菌斑,咬合关系良好,16无龋坏,叩痛(++),松动Ⅲ度,牙龈红肿,与牙面欠贴合,颊侧牙周袋探诊深度约7mm。X线片示16牙周膜增宽,余牙未见异常。因我院不能明确诊断,医院治疗,行16一次性根管充填及龈下刮治术,并给予抗炎及镇痛治疗。年12月26日晚因头部及右上后牙区剧烈疼痛,由平车推入我科急诊就诊。医院就诊后10d内出现上颌多数牙相继脱落,并伴剧烈疼痛。因疼痛无法耐受急来我院就诊。查其曲面断层片(医院年12月12日)示17、13、23、27尚存于上颌牙槽骨内,上颌余牙皆缺失,牙槽窝空虚,周围骨质未见异常,下颌牙无异常。其于医院查血常规、血糖、碱性磷酸酶、电解质等均处正常范围内,脑电图、脑地形图未见异常。口腔检查15、14牙槽间隔骨面暴露,触之疼痛。于我院急查头颅CT、均未见异常,因疼痛机制不清,故尝试行对症处理,给予抗炎及镇痛治疗,疼痛缓解。其后头痛反复发作数次。年4月18日因头痛及13、23牙疼痛剧烈来我科就诊,患儿痛苦面容,烦躁不安。口腔检查:13、23未完全萌出,叩痛(++),无松动,牙龈无红肿。x线牙片未见异常。医院专家会诊,拔除13、23后疼痛缓解,至今头痛未发作。
1讨论
本病例较为特殊,笔者查阅了大量与牙周疾病相关的文献,均与其存在一定差异,现鉴别如下旧:(1)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通常发生于30岁以下者,也可见于年龄更大者;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累及除切牙和第一磨牙以外的恒牙至少3颗;有严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明显的阵发性;活动期,牙龈有明显的炎性反应,呈鲜红色,易出血,可有溢脓。但有些病例虽有深牙周袋,牙龈表面炎性反应却不明显,可能处于静止期;多数患者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石,也可很少;部分患者具有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患者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包括体重减轻,抑郁及全身不适等;一般患者对常规治疗如刮治和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少数患者经任何治疗都效果不佳,病情迅速加重直至牙齿丧失。(2)青春期龈炎:临床特点:患者年龄在青春期前后;牙龈边缘和龈乳头均可发生炎性反应,龈乳头肥大,牙龈鲜红或暗红,失去原有的扇贝状外形,牙龈肿胀形成假性牙周袋;探诊及刷牙后易出血;牙龈炎性肥大的程度超过局部刺激的程度,易于复发;口腔卫生一般较差,可有错黔、正畸矫治器、不良习惯等因素存在;青春期后,牙龈炎性增生会逐渐自行减轻,但只有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之后牙龈炎性反应才能彻底消失;青春期龈炎与牙面菌斑堆积以及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明显相关。
2本病例特点
年龄较小,尚处于混合牙列期;病情发展迅猛,短期内10颗新生恒牙相继自行脱落;病情仅局限于上颌牙,未累及下颌牙;常伴发剧烈头痛,拔除13、23后头痛未复发;除头痛外,未发现其他全身性病变;无家族遗传史;心因性因素。该患儿为单亲家庭,母亲出走,其父独自抚养。其父诉其母出走对患儿心理伤害较大,造成其性格较为内向孤僻,且暴躁易怒。医院口腔科及儿童牙病科就诊过程中,多位专家都未能明确诊断,但推测其发病不排除心理因素。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未见同类报道,特此通告,请同行共享。
(本文编辑:张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