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中医治疗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牙周组织

是牙齿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凡发生于牙周组织的疾病则称之为牙周病,它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牙龈炎(缘龈炎):牙龈病是发生于牙龈缘及龈乳头的慢性龈缘性炎症性疾病。又可分为牙龈炎和牙龈肥大两类。牙龈炎在牙齿颈部,有牙石、牙垢。当刷牙或咀嚼食物时牙龈屡出血,龈缘充血呈红色或暗红色、水肿、光亮,或缺乏正常色彩。少数病例有自发性出血或口臭。牙龈肥大者主要表现是龈缘及龈乳头肥厚、增大。

牙周炎:牙周炎一般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主要表现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龈肿胀溢脓、口臭等。检查时能发现有牙周袋形成。青少年性牙周炎发展迅速,上前牙呈扇形散开,牙齿可早期松动脱落,女性较男性为多。急性牙周炎可形成牙周脓肿。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蕴热,火热上熏,或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所为,当以清热泻火,滋阴补肾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胃热上蒸型:主要表现为牙周病伴口臭,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当以清胃泄热为治,可选用三黄泻心汤加减,药取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茵陈、金银花、野菊花、穿心莲、车前草各10克,木通、竹叶各5克,石膏3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黄连上清丸,或牛黄清胃丸,或牛黄清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2.湿热蕴蒸型:主要表现为牙周病伴口苦,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赤烂肿痛,大便不畅,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当以清热祛湿为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取龙胆草、木通、甘草各5克,黄芩、山栀、泽泻、生地、柴胡、当归、车前草、金银花、蛇舌草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槐角丸,或香连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葛根芩连片,或苦参片,每次3片,每日2次口服。

3.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牙周病伴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燥易怒,或精神紧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当以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为治,可选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取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知母、地骨皮、百合、旱莲草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刺五加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补益地黄丸,或归芍地黄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

牙痛莫愁外治有方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因此,牙痛时快速止痛是人们的迫切愿望,介绍几则外治法,牙痛发作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1.按摩疗法:取肩井穴(此穴位于肩上陷中,患者用对侧手的食、中、无名三指按在肩部,食指贴颈,中指指腹按压处即是),左右各一穴,找准穴位,用力按压,以能耐受为度,按压30秒,再压再放松,直至牙痛缓解为止。一般按压治疗,疼痛可明显减轻,经过1~3分钟,疼痛即可消失。可舒筋活络止痛。

2.塞耳疗法:用棉球蘸上等白酒或95%酒精适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再滴些白酒,一般只塞患侧外耳道,两侧疼痛也可塞双侧,经过3~5分钟,疼痛可止。可活血止痛。

3.含嗽疗法: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时以其汁渍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减轻,2~3日后即可痊愈。可泻火解毒。

4.夹药疗法:细辛适量,夹于两片生地之间,含于牙痛处,咬紧,一般3~5分钟即可止痛。可祛风止痛。

5.药液疗法:取花椒10克,冰片、荜驳各5克,加水毫升,煎取浓汁,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并用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可麻醉止痛。

6.纳鼻疗法:白芷5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置于患者鼻前庭,经过1~3分钟即可达到止痛作用。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7.药敷疗法:将7个大蒜瓣中的的芽芯取出,捣烂如泥,用75%酒精消毒养老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后,将蒜泥外敷于穴上,敷料包扎,胶布固定,10小时后去除,将穴位上的水泡挑破,放出液体,再涂上消毒药水,包扎3天,局部即可平复。一般治疗1次,牙痛即止。可通络止痛。

8.填药疗法:取无菌棉球蘸五冰散(五倍子10份、冰片1份)药粉少许放于龋洞内,一般用药3~5分钟后即可收致止痛效果,痛止后将棉球取出。可清热泻火止痛。

基层风采

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lcbx/104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