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图书馆媲美古老园林文化苏州让人心动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现代化图书馆媲美古老园林文化苏州让人心动
日前,历史名城苏州在城市建设中提出的“文化苏州”概念引发文化界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其实,“文化苏州”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气力,一种基于苏州固有历史又着眼于当代的气度。这个概念如白癜风治疗医院今又有诸多具体的形象支持着,比如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苏州标志性文化建筑的那座由贝聿铭设计、投资2.5亿元的苏州博物馆,比如流淌着丝竹管弦之声的雅致的昆曲沁兰厅,比如将投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7亿元到8亿元兴修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还有图书馆。这也是由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带队的文化部社会文化调研组在苏州进行调研时重点考察的一个方面。这次调研是文化部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四个扶持”“一个加强”的方针而实行的,由社图司牵头,有关司局参与。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代表,苏州在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无疑将为文化部制定政策提供宝贵的参考。苏州在社会文化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方面的成绩的确使人感到欣喜。“九五”期间,该市123个乡镇都已建成万册图书馆,如今苏州公共图书馆共具有藏书610万册,人均藏书1.05册,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前列。而其馆舍建设更使人叹为观止。在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融园林风格与现代化功能于一体的苏州图书馆新馆建成后,苏州下辖的5个县级市都分别建成或将要兴修新的图书馆,其中包括投资达1.1亿元的常熟市图书馆新馆。固然,让人心动的不但仅是这些硬件设施和许多馆每一年可达上百万元的购书费。苏州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根据馆藏资源的特点和图书馆未来发展走向制定了符合实际又适当超前的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投资2475万元建成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目前该馆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总量已达4.1T,各类信息数据库达27个。同时,他们还开发了一系列依托计算机技术、络技术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信息服务项目。新馆开馆后,共接待读者250多万人次,累计发放借书证12万张,平均每天接待读者4000人次,高峰时每天超过8000人次,平均每位持证读者年借阅图书11次,居民办证率及图书借阅率均列国内同类城市公共图书馆前茅。同时,苏州图书馆在机制上也在探索新路。目前,该馆在编职工76人,平均年龄36.6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5人,占85.5%。在编人员多数是专业人员,而包括物业管理、图书室服务员等岗位都已基本实现社会化。他们认为,目前图书馆馆员驾驭现代科技的能力还很弱,这1问题已成为制约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对的已不仅是普及型的群体,而解决馆员的服务质量、方式和理念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提高馆员队伍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多方面的知识水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在机制上创新,通过对人事、分配等制度进行改革来激起出图书馆工作的活力。曾的苏州园林以其精致清秀闻名,如今的苏州则更显出一分大气,这类大气与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有关,更与当地领导前瞻意识有关。在“文化苏州”的说法背后,有着许多可供人们思考的东西。图片为苏州图书馆内、外景。
(摘自:中国文化报作者:李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