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龈炎 > 康复案例 > > 牙齿松动不要慌

牙齿松动不要慌

2020-6-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牙齿松动(toothmobility)又称为齿摇,是指牙齿松动幅度接近或超过1mm的症状。牙齿借助于牙周膜与牙槽骨紧密相连,正常情况下,牙齿稳固,并无临床可察觉的动度,只有当牙周组织已经出现病变或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牙齿才会出现松动。牙齿松动是牙齿相关各种疾病较为严重时的表现,其直接原因主要是牙根吸收或折断、牙槽骨吸收或骨折、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连接丧失。

中文名称:牙齿松动

英文名称:toothmobility

其它名称:齿摇

传染性:false

主要病因:牙根周围组织的改变,牙根本身的吸收变短

常见症状:牙齿松动,疼痛,伴有移位,有伸长感,不敢对咬合,龈颊沟红肿、波动,牙齿脱落等

检查项目:口腔X线检查

多发群体:牙挫伤、牙周疾病等患者

门诊指征

1、明显牙齿松动,影响进食等。

2、牙周袋形成,牙齿明显松动、甚至移位、脱落。

是使牙齿松动乃至脱落的最主要疾病。牙周袋的形成以及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使牙槽骨吸收,结缔组织附着不断丧失,继而使牙齿逐渐松动、移位,终致脱落。

3、牙外伤史,牙齿发生松动或折断。

4、牙齿突然松动,有伸长感,不敢对咬合,叩痛。伴根尖部和龈颊沟红肿、波动,提示急性根尖周炎。

5、患侧下唇麻木,多个牙齿迅速松动,且有叩痛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

6、在无牙周病且无明显炎症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出现多个牙齿松动、移位,或伴疼痛。或发现牙窝菜花状肿物。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恶性病变。

7、牙齿松动并明显疼痛。

出现以上表现,须及时于口腔科门诊就医咨询,医生可能会建议行口腔X线等检查。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均须及时就医。

症状起因

1、单牙松动

多见于畸形牙周膜炎、创伤性咬合、牙挫伤等病。

2、摇动已经松动的牙齿,其他牙齿不松动

多见于牙周疾病、坏死性龈口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

3、摇动已经松动的牙齿,其他牙齿也松动

多见于颌骨骨髓炎、牙槽骨骨折、牙龈及颌骨的恶性肿瘤等病。

4、全身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病可引起牙齿松动。如果患有急性高烧性疾病,有的患者也可出现牙齿松动,不过这种现象在病愈后即可消失。

5、遗传性牙周病

可造成牙齿松动。

6、其他

老年人的牙周组织萎缩后,由于支持力下降,也可发生牙齿松动。

临床表现

牙齿松动主要表现为对咀嚼食物无力或不适。对冷、热比较敏感,同时还伴有牙齿疼痛不适。牙齿松动的程度不同,临床上分为三个程度。

Ⅰ度:牙齿松动颊舌内外方向的活动度在1毫米以内,其他方向没有活动度。

Ⅱ度:牙齿松动有两种情况,一为颊舌内外方向的动度在1~2毫米之间,二为牙齿有颊舌内外方向及左右方向两个方向的动度。

Ⅲ度:牙齿松动也有两种情况,一为颊舌内外方向的动度超过2毫米,二为牙齿存在颊舌方向内外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垂直方向的三个方向的动度。

检查

口腔X线检查:常规X线牙片能确定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状况,了解牙根的数目、形态及长度,有无根折、根管充填等情况。能够检查出牙邻面、牙颈部、牙根部等临床上较为隐蔽部位的龋坏。X线曲面体层片对确定牙槽骨内是否有残根存留,有无第三磨牙埋伏阻生很有帮助。

诊断

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结合口腔X线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牙周炎

是使牙齿松动乃至脱落的最主要疾病。牙周袋的形成以及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使牙槽骨吸收,结缔组织附着不断丧失,继而使牙齿逐渐松动、移位,终致脱落。

2、牙合创伤

牙周炎导致支持组织的破坏和牙齿移位,形成继发性创伤,使牙齿更加松动。单纯的(原发性)牙合创伤,也可引起牙槽嵴顶的垂直吸收和牙周膜增宽,临床上出现牙齿松动。这种松动在创伤除去后,可以恢复正常。正畸治疗过程中,受力的牙槽骨发生吸收和改建,此时牙齿松动度明显增大,并发生移位;停止加力后,牙齿即可恢复稳固。

3、牙外伤

最多见于前牙。根据撞击力的大小,使牙齿发生松动或折断。折断发生在牙冠时,牙齿一般不松动;根部折断时,常出现松动,折断部位越近牙颈部,则牙齿松动越重,预后也差。有的医师企图用橡皮圈不恰当地消除初萌的上颌恒中切牙之间的间隙,常使橡皮圈渐渐滑入龈缘以下,造成深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牙齿极度松动和疼痛。患儿和家长常误以为橡皮圈已脱落,实际它已深陷入牙龈内,应仔细搜寻并取出橡皮圈。此种病例疗效一般均差,常导致拔牙。

4、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齿突然松动,有伸长感,不敢对咬合,叩痛++~+++。至牙槽脓肿阶段,根尖部和龈颊沟红肿、波动。这种主要由龋齿等引起的牙髓和根尖感染,在急性期过后,牙多能恢复稳固。慢性根尖周炎,在根尖病变范围较小时,一般牙不太松动。当根尖病变较大或向根侧发展,破坏较多的牙周膜时,牙可出现松动。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仅有咬合不适感或反复肿胀史,有的根尖部可有瘘管。牙髓无活力。根尖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可用X线检查来确诊。

5、颌骨骨髓炎

成人的颔骨骨髓炎多是继牙源性感染而发生,多见于下颌骨。急性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寒战、头痛,白细胞增至10~20×/L等。局部表现为广泛的蜂窝织炎。患侧下唇麻木,多个牙齿迅速松动,且有叩痛。这是由于牙周膜及周围骨髓腔内的炎症浸润。一旦颌骨内的化脓病变经口腔黏膜或面部皮肤破溃,或经手术切开、拔牙而得到引流,则病程转入亚急性或慢性期。除病源牙必须拔除外,邻近的松动牙常能恢复稳固。

6、颌骨内肿物

颌骨内的良性肿物或囊肿由于缓慢生长,压迫牙齿移位或牙根吸收,致使牙齿逐渐松动。恶性肿瘤则使颌骨广泛破坏,在短时间内即可使多个牙齿松动、移位。较常见的,如上颌窦癌,多在早期出现上颌数个磨牙松动和疼痛。若此时轻易拔牙,则可见拔牙窝内有多量软组织,短期内肿瘤即由拔牙窝中长出,似菜花状。所以,在无牙周病且无明显炎症的情况下,若有一或数个牙齿异常松动者,应提高警惕,进行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颌骨中的肿物。

7、其他

有些牙齦疾病伴有轻度的边缘性牙周膜炎时,也可出现轻度的牙齿松动,如坏死性龈炎、维生素C缺乏、龈乳头炎等。但松动程度较轻,治愈后牙齿多能恢复稳固。发生于颔骨的组织细胞增生症,为原因不明的、累及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学表现的疾病。当发生于颌骨时,可沿牙槽突破坏骨质,牙龈呈不规则的肉芽样增生,牙齿松动并疼痛;拔牙后伤口往往愈合不良。X线表现为溶骨性病变,牙槽骨破坏,病变区牙齿呈现“漂浮征”。本病多见于10岁以内的男童,好发于下颌骨。其他一些全身疾患,如Down综合征等的患儿,常有严重的牙周炎症和破坏,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牙周手术后的短期内,术区牙齿也会松动,数周内会恢复原来动度。

治疗

1、牙齿固定

因外伤而松动的牙齿要及时就诊。由于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如果有牙齿脱位,应首先进行复位,再通过缝线、钢丝、牙弓夹板、粘接剂等材料和方法进行牙齿固定,牙槽突骨折尽量复位固定。固定一定要规范,否则健康的牙齿也会跟着松动。

2、根管治疗

对于牙根尖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到医院做好患牙治疗,根尖周炎症消除后,患牙就会随炎症的恢复逐渐稳定。

3、调整咬合

有咬合创伤的牙齿大多会出现松动,多根牙可能松动不明显。建议到专业口腔诊所让专业牙医诊断出有咬合创伤的牙齿,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由于咬合创伤引发的牙齿松动,应进行调合,去除咬合干扰。

4、牙周治疗

由牙周炎症引发的牙齿松动,应行牙周系统治疗,包括定期牙齿洁治、牙周刮治、牙周手术,避免由于炎症导致牙周组织丧失。

5、手术治疗

由于肿瘤或瘤样病变引起的牙齿松动,应首先行手术治疗,受累牙齿应视情况决定是否保留。

6、牙齿必须拔除的治疗方法

对于松动度比较大的牙齿没有了治疗价值,医生一般会建议把松动的牙齿拔掉,然后装上假牙。由于严重牙周疾病的牙齿会扩散到邻近的牙齿,有时候拔除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治疗办法。

预防调护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常漱口、多刷牙、定期洗牙。

2、坚持身体锻炼,牙松动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应注意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kfal/9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