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海拾遗一针疗法治病,惟一针而已

2017-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一针疗法是指用一穴一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并非今人的独创,早在中医古典医著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阐述,如著名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可视为一针疗法,或者说单穴治病的典范。就小编来说也是偏向一针疗法的,既能用一穴取效,又何须多添几穴增加负担呢?元芳,你怎么看?

一、经络病症的一针疗法

1、头痛:后头痛为太阳经头痛,一侧或两侧头痛为少阳经头痛,前额痛为阳明经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经头痛

㈠治疗经前期头痛,针刺效果不好,需要用三棱针点刺头维出血

㈡肓俞:治疗用脑过度或房事过频繁所致肾虚冲气上逆引起的头痛,喜欢重按者。可以用指针代替

㈢太阳头痛可针刺束骨,阳明头痛可针刺中脘,少阳头痛可针侠溪,厥阴头痛可针刺太冲

2、眉棱骨痛

㈠昆仑:治疗风寒或风热外袭所致的眉棱骨痛,一侧痛取同侧,两侧痛取双侧

㈡解溪:治疗胃经浊热上攻所致的眉棱骨痛,一侧痛取同侧,两侧痛取双侧

㈢注意点:第一辩证要准确,第二先用拇指按压,痛减轻后再行针刺,第三同时要配合疼痛处的活动如抬眉,皱眉等

3、麦粒肿(偷针眼)

㈠上眼睑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域,此处麦粒肿,在背部肩胛区发现如小米粒大小的红点,稍高于皮肤,少则一两个,多则数十个,可用三棱针针刺放血,色变而止

㈡下眼睑为足阳明胃经区域,此处麦粒肿多为脾胃积热,火毒上攻,一般在足中指指腹,靠近指甲处点刺出血,色变而止

4、牙痛

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

㈠翳风:治疗风火牙痛,特点遇风发作或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或伴有恶寒、发热等

㈡内庭:治疗胃火牙痛,特点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可伴有口渴,口臭,尿黄,便秘,舌苔黄腻等胃热症状,若胃火较重,可加刺下关、颊车

㈢太溪:治疗虚火牙痛,特点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或性生活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出现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阴虚火旺症状

㈣大杼:治疗龋齿或虚火牙痛

㈤偏历:治疗各种牙痛,尤其龋齿牙痛,用其他穴位不效时,此穴往往有效。凡是龋齿牙痛的病人在偏历穴处都有条索壮物,并有明显压痛点,用双手拇指代替针按压此处可以缓解或消失

5、落枕

㈠后溪或束骨:治疗太阳经落枕,即后项部疼痛或压痛点明显的落枕,多见于仰卧睡眠引起的。落枕主要在后项距离正中较近甚至牵连后头或项背者属于足太阳经,如果主要在颈项部后外侧,距离正中较远甚至牵连耳后及肩胛者,属于手太阳经

针刺要寻找穴位处的压痛点,二是要配合颈项部活动,先取同侧,未完全缓解再加刺对侧

㈡悬钟:治疗少阳落枕,即颈侧部疼痛或压痛点明显的落枕,多见于侧卧引起

㈢也可选用落枕穴,中渚等

6、颈椎病

㈠束骨:颈椎病颈项部症状明显者,对于久坐伏案,项部筋肉有条索状物或活动不灵活的“项筋急”型颈椎病,用之最适宜

㈡昆仑: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㈢后溪:对于颈项强痛,牵及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者,多可在此找到明显索状物或压痛点

㈣腕骨:腕骨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㈤太溪:用脑过度或肾虚症状较为明显的颈椎病,即可补肾阴以滋养筋骨,也可温肾阳以柔煦筋骨,所以颈椎病有椎间盘病变或骨质增生者用此可标本兼治

㈥大钟:颈椎病本为肾虚,此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络穴,通肾和膀胱两条经

㈦足跟腱中点:此为董氏奇穴

7、肩周炎

㈠阳陵泉:最常用的穴位,因为肩周炎,其病在筋

㈡条口:当肩周炎阳气虚衰表现明显时

㈢鱼肩:在鱼际穴下拇指方向0.5寸赤白肉际处,治疗肩周炎疼痛在肩的前面,属于肺经

㈣三间: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掌骨小头后方凹陷处,握拳取穴。

㈤后溪:治疗肩后疼痛,甚则疼痛牵连肩胛者

㈥束骨: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8、中风手指拘挛:腕骨

9、乳腺增生:人迎

10、急性腰扭伤:

㈠人中:主要治疗腰部脊柱正中督脉循行线上的扭伤,一是横穿人中沟,从人中的一侧进针,另一侧出针;二是朝鼻中隔方向斜刺,以病人眼中流泪为度

㈡后溪:如果腰扭伤既在督脉又在膀胱经,则此穴最适宜

㈢龈交异点:刺破放血。在上唇系带中间处,大小比小米粒稍大一些,扭的次数越多,龈交异点越大

㈣手三里

㈤太冲穴处压痛点

㈥腰痛1穴——腰痛5穴:为经外奇穴

11、膝骨关节炎

㈠大杼:有条索状物或压痛,先按压再针刺,或三棱针刺络拔罐

㈡尺泽:关节对应取穴法

12、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承山

13、癔病性失语:涌泉

二、腑脏病症的一针疗法

1、胃脘痛:肚脐以上,剑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

㈠至阳或灵台:以指代针,按压,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特效。注意,第一俯卧位,第二在第七胸椎上下寻找压痛点,第三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至阳和灵台穴上行圆圈按揉,用力垂直;第四病人要行缓慢而深长的腹式呼吸以活动胃部

㈡中脘:对急慢性胃痛都有效果,急性胃痛效果更好

㈢内关:既能理气止痛,又能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适宜

㈣足三里:不仅所有的胃病可用足三里,六腑病也可以用。不论虚实寒热

㈤公孙

㈥尺胃:位于右侧上肢太渊与尺泽连线中点,孔最下一寸处,有压痛点

㈦脐胃:肚脐上方时钟一两点处(坤位),0.5-1寸压痛点

2、腹痛

㈠足三里或中脘:主要治疗上腹部以中脘为中心的疼痛

㈡上巨虚:脐周疼痛,以双侧天枢为中心的疼痛,属大肠病,多见各种急慢性肠炎

㈢下巨虚:脐下疼痛,以关元为中心的疼痛,属小肠病,多呈隐痛,安知虚软,属于肾元亏虚

㈣曲泉:肚脐下腹两侧或一侧痛,多于肝经有关,中药方为白术芍药散

3、膈肌痉挛(打嗝)

㈠攒竹:双拇指重按双侧攒竹,其余四指紧贴率谷穴,此法对较轻的呃逆效果较好,按压时候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

㈡翳风:按压攒竹无效的,可以按压翳风,即可有效

㈢太渊:治疗属肺胃气逆者疗效最佳

㈣乳中:多属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但不可针不可灸,用激光治疗仪照射)

㈤中魁:经外奇穴,位于手背,在中指近端指关节的中点,有降逆止呕止呃的效果

㈥太溪:治疗肾虚冲气上逆动膈引起的呃逆

4、急性胰腺炎:地机,在此穴有2级压痛提示乏力,3级压痛提示糖尿病,4级压痛即痛不可忍者见于急性胰腺炎

5、支气管哮喘:病位在肺,病本在肾

㈠孔最: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针刺孔最有平喘作用

㈡鱼际:出气乱于肺的哮喘,可取鱼际通阳气而平喘,取太溪温元阳而纳气

㈢神阙:拇指按压,每次下,每日一次,连续2-3月,可补益人体元气,改善过敏性体质,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也可以在肚脐拔罐,5分钟后取下,再拔,连续三个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2-3个月。

6、心绞痛

㈠内关:可以治疗一切心痛等

㈡至阳

7、喜笑不休:神门,取泻法

8、脏燥:悲伤欲哭,不能自己,少海

9、慢性胆囊炎:中医属于胁痛范畴

㈠阳陵泉或胆囊穴

㈡丘墟透照海,需要坚持2-3个月甚至更长

10、痛经

㈠十七椎:对于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针刺,也可以加刺承山穴,3寸针向上斜刺,起针后在十七椎拔罐5-10分钟效果更好

㈡神阙:可以通治一切妇科病

11、急性扁桃腺炎:病位在咽喉,本在肺、胃,多由于风热或肺胃之火上攻所致

㈠少商:病在五脏的实热,都可以取井穴点刺出血

㈡商阳:同上,血变而止

12、美容

㈠足三里

㈡人迎

13、养生

㈠足三里:灸的补益效果更好

㈡涌泉:下丹田,按摩

㈢太溪:补益肾气要穴

㈣气海:对于元气不足尤适合

㈤关元:以灸为主

㈥神阙:按摩及灸

三、时间性病症的一针疗法

病时间者取之俞穴

往期针灸专栏荐读:

单穴治病:一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总结

中医并非“慢郎中”:针灸治急症(内附贺普仁治心绞痛验案)

针灸治急—抽搐篇

针灸治急—厥证篇(内有多位名医治疗经验)

针灸入门六要

治疗胃肠病的“老十针”效方

针灸入门选穴之病因选穴

教科书上缺失的重要一课:贺普仁谈经络与腧穴

针灸处方的七方十剂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学术资料!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南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kfal/5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