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药物治疗牙周病
2016-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概况
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牙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视局部炎症的轻重及范围,牙周病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各组年龄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别。
病因和发病机制
牙周病大多由于局部的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所致‘部分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如机体防御功能缺陷、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结核、肾病等。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斑菌。这是一种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细菌性生物膜,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其主要成分是细菌,并混杂脱落的细胞及有机物,但不是一般大块的食物残渣。牙菌斑通常肉眼难见,须使用牙菌斑染色剂才能显示。牙菌斑内的细菌可通过毒性产物或细菌本身侵入牙周组织,直接破坏牙周组织;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也可通过印发宿主的免疫反应,间接地损害牙周组织,从而引起牙周病。
临床表现和分类
牙周病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1.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和龈乳头变圆钝、光亮,龈质松软脆弱缺乏弹性,龈探诊易出血,局部有牙垢或牙结石存在,龈沟夜渗出增多。
2.牙周炎:除牙龈炎的表现外,还有牙周袋形成,牙周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牙齿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X线照片可见牙槽骨呈不同程度的吸收。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牙痛、牙龈出血病史、牙周查体以及X线片的能够辅助检查结果,牙周病不难诊断。早期牙周炎应与龈缘炎相鉴别。对以牙龈出血为主诉且有牙龈炎症的病人,应注意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相鉴别,这些疾病均可引起牙龈出血。
治疗原则
牙周病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局部不良刺激因素,清楚牙结石及牙菌斑,消除牙龈炎症,防止复发,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对于慢性牙龈炎可在洁治术清楚菌斑,牙石的基础上,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局部药物有1%过氧化氢溶液、0.2%氯己定溶液以及碘制剂。对于慢性牙周炎可采用牙周袋内放置抗菌药物,尤其是采用缓释剂型,消灭或减少袋内治病菌。可选用甲硝唑、替硝唑、四环素或其同种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还可选用氯己定等。但药物治疗只能作为机械清理牙石的辅助治疗,不能取代除石治疗,而且应在龈下刮治后才用药。刮治可最大限度的清除致病菌,并搅乱龈下生物膜的微生态,增加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全身治疗
全身服用抗生素作为洁治和刮治的辅助治疗,有助于防止复发。常用药物有(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后两者合用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四环素药物使发育中的牙齿着色,影响骨骼发育,所以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
生活保健和预防
保持牙面清洁,消除牙龈炎症是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坚持每天刷牙,及时清除牙菌斑、牙石以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保持相对清洁的牙面。已患牙周炎者,应强调早诊断、彻底的综合治疗,以阻止病损的加重和发展。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北京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