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辞典妊娠期龈炎
2016-10-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妊娠期龈炎(pregnancygingivitis)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病因
菌斑仍是妊娠期龈炎的直接病因,妊娠期妇女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致使牙菌斑、牙石在龈缘附近堆积,引起牙龈发炎。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加重原有的病变。
妊娠前即有龈缘炎表现,从妊娠2~3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分娩后约2个月龈炎可恢复至妊娠前水平。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龈,以前牙区为重。龈缘和龈乳头呈鲜红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有龈袋形成,轻探易出血。
妊娠期龈瘤发生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创伤牙合的牙间乳头区。一般发生于妊娠第4~6个月,瘤体常呈扁圆形,可有蒂,直径一般不超过2cm。分娩后,妊娠期龈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去除局部刺激物才能消失。
治疗
提倡在婚前或孕前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严格控制菌斑。牙龈炎症明显、龈袋有溢脓时,可用1%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含漱剂清洁口腔。体积较大的妊娠龈瘤可手木切除。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内,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本文出自丁香园医药百科,原标题《妊娠期龈炎》。仅供行业专业人士参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账号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对文中涉及到的药理或实验操作过程做过验证,不视为医疗意见或建议。本账号不对上述摘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
此内容仅限与口腔专业人士沟通使用。
分享点击右上角图标分享到朋友圈即可让更多好友了解口腔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