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天天啃指甲,剪掉也啃医生说这是病得
2022-6-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最近,有很多家长留言,说孩子爱啃指甲的事儿。
“我家孩子都上五年级了,还是改不了咬指甲的习惯,手都啃得变形了。”
比说小学,小编大学时期还有同学痴迷啃指甲,每天都要啃,不啃瞬身不舒服。
“我都用风油精给孩子涂上了,想防止她啃,可是还是没用!”
“我现在看到她这个手指,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我家孩子小小年纪也开始咬指甲了,是不是缺维生素啊!”
……
指甲真的就长这个样
说孩子爱啃指甲的事,相信很多家长都很苦恼:看电视时啃,读绘本时啃,连走路也在啃,可让不少老母亲操碎了心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孩子还是偷偷啃!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啃指甲呢?是缺乏维生素孩子心理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孩子天生就爱吮吸手指,尤其是出生之后的几个月会越来越夸张。
对于孩子来说,0~2岁时,是口腔敏感期。
孩子爱啃玩具、啃手啃脚啃指甲,不过这都是他们在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这一时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出牙期,孩子可能通过咀嚼或咬指甲以缓解牙龈疼痛。
这一时期如果父母过分限制孩子口欲期的探索,可能会造成缓滞发展,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吃手、咬指甲的情况。
估计不少成人有童年时啃指甲的记忆——流着口水啃指甲的样子,想想都很有画面感!儿童啃指甲的行为极其常见,多开始于幼年时,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轻,不过,有的咬甲癖可能持续到成年后。很多父母苦恼于孩子的这一行为,苦味剂涂指甲、带指套的效果似乎并不持久,而惩罚和恐吓不仅不能改善啃指甲行为,反而会适得其反。那么,严重的咬甲癖是不是病,要不要进行治疗呢?爱啃指甲的原因1.天生就爱啃你可能会问:啊?啃指甲也能遗传?!确实,有研究发现,有咬甲癖的父母,其后代也更容易有啃指甲的行为,即便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就都不啃指甲了。2.情绪失控容易啃啃指甲偶尔会出现在心理状态稳定的孩子,不过啃指甲通常是情绪失控的表现。啃指甲的孩子可能有紧张不安、压力大、焦虑和情绪低落。事实上,咬甲行为可能是一种缓解焦虑和压力的方式,当试图制止咬甲行为时,孩子反而会更沮丧。3.无聊、饿了、低自尊……反正爱啃也有研究认为,参与社交活动时通常不会有咬甲行为,无聊和遇到挫折才是啃指甲的原因。咬甲癖被认为是一种强迫性的、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在成人,研究者怀疑抽烟和嚼口香糖可能是咬甲行为的替代方式。也有理论认为,咬甲癖是婴幼儿时期吮手指行为的一种延续。此外,饥饿与低自尊也是可能的原因。4.生理原因宝宝可能缺铁或缺锌,就会有"该吃的不吃,不该吃的乱吃"的异食症,比如吃指甲、头发、泥巴等明显不是食物的东西。5.心理原因哪有无忧无虑的童年,焦虑、抑郁、压力……这些负面心理,男女老少都会有,"怎么办,好紧张,好害怕,本宝宝啃个指甲压压惊"。当心其他精神疾病据估计,在7~10岁儿童,有20%~33%存在咬甲癖,青少年时期更严重。大多数情况下,咬甲癖被认为仅仅是影响美观的习惯问题。然而,咬甲癖的患者常有精神障碍。超过2/3的咬甲癖儿童至少存在一种精神障碍,这些儿童的父母超过一半患有有至少一种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在患有咬甲癖儿童和青少年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极其常见(74%),另外还可能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36%),分离性焦虑障碍(20%),以及遗尿症、抽动障碍、强迫症、智能障碍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此外,咬唇癖、撞头、抠抓皮肤、拔毛癖也会出现于咬甲癖儿童中。啃指甲有啥坏处?啃指甲有啥坏处?一堆宝宝中,就你家的还啃指甲,"鸡立鹤群"的感受,自行体会。更重要的是有这些坏处:1、东摸摸西抓抓的小手,藏了多少细菌、病毒甚至寄生虫,一啃,全吃进去了。2、环境中若有重金属污染,爱啃指甲的宝宝还会有血铅或其他重金属超标问题。3、咬甲癖被认为是一种轻度的自残行为,严重者会使指甲末端与甲床分离,导致指甲永久性缩短。指甲频频被啃,手指就会变粗、变短、甲床损坏甚至甲沟炎。除了时常会出现指甲周围出血,还容易发生继发细菌感染、口腔内的疱疹病毒可通过唾液感染手指,严重的话,手指功能可能受到影响。4、还拖累上颌突出,牙齿排列不齐,越长越歪。包括牙齿咬合不齐,牙齿出现裂纹;还可能损害牙齿和牙槽结构,导致颞下颌关节异常——在有咬甲癖的患者,有24%存在颞下颌关键疼痛和功能异常。同时,咬指甲还可能引起牙龈炎或牙龈脓肿,以及蛲虫等寄生虫的感染。5、局部皮肤增厚肿胀。6、一旦被骂,只会咬得更频繁,更被骂……恶性循环。正确纠正儿科医生手把手教你纠正:1、宝宝小于3岁,随他吧,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