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必背考点总结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2021-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简称ANUG)是指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炎症和坏死。此病又称为Vincent(奋森)龈炎、梭杆菌螺旋体性龈炎、战壕口。
在ANUG病损处常能找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并发现中间普氏菌也是此病的优势菌。ANUG是一种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机会性感染,在局部抵抗力降低的组织和宿主,这些微生物造成ANUG病损。
已存在的慢性龈炎或牙周炎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绝大多数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患者有大量吸烟史。
心身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某些因素如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C缺乏,某些全身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严重的消化功能紊乱等易诱发本病。艾滋病患者也常有类似本病的损害。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临床表现:
①好发人群常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吸烟者多见。在不发达国家或贫困地区亦可发生于极度营养不良或患麻疹、黑热病等急性传染病的儿童。
②病程本病起病急,病程较短,常为数天至1——2周。
③以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为其特征性损害。
④患处牙龈极易出血。
⑤疼痛明显。
⑥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
⑦全身症状。
⑧坏死物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⑨急性期如未能及时治疗且患者抵抗力低时,坏死还可波及与牙龈病损相对应的唇、颊侧黏膜,而成为坏死性龈口炎。若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坏死性龈炎。
根据临床表现,包括起病急、牙龈疼痛、自发性出血、有腐败性口臭以及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等特征,可诊断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鉴别诊断
慢性龈炎:病程长,为慢性过程,无自发痛。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牙龈无坏死,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
疱疹性龈(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起病急,开始有1——2天发热的前驱期。牙龈充血水肿波及全部牙龈而不局限于龈缘和龈乳头。典型的病变表现为牙龈和口腔黏膜发生成簇状小水疱,溃破后形成多个小溃疡或溃疡互相融合。假膜不易擦去,无组织坏死,无腐败性口臭。病损可波及唇和口周皮肤。
急性白血病:该病的牙龈组织中有大量不成熟的血细胞浸润,使牙龈有较大范围的明显肿胀、疼痛,并伴有坏死。有自发性出血和口臭,全身有贫血和衰竭表现。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有幼稚血细胞,这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当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大量繁殖时,可在白血病的基础上伴发坏死性龈炎。
艾滋病: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常由各种细菌引起机会性感染,可合并坏死性龈炎,并可发生坏死性牙周炎,坏死病损可延及深层牙周组织,引起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和牙齿松动。坏死性牙周炎大多见于艾滋病患者。
考前2天
巩固高频考点+揭密答题技巧+直击考点
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