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黑三角患者的二次手术治疗后续随访

202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女性,26岁,年7月在山西医院牙周科就诊,主诉为上前牙牙龈退缩、牙缝增宽2年,经过牙周系统检查,诊断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建议牙周系统治疗,经过4次全口龈下刮治后,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经过后期复查,现牙周炎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因笑线较高,说话或微笑时上颌中切牙之间黑三角严重影响美观,初诊病历描述了A1B1之间黑三角最为明显,5X7mm大小,被同行介绍转诊给本人。首先进行全口探诊,牙周袋探诊深度均在3mm以内,探诊基本无出血,A1B1之间黑三角最为严重,从邻接点到龈乳头尖端测量距离约10mm,较初诊病历记录的7mm又加重了3mm,考虑加重的原因是基础治疗后牙龈乳头的水肿消退以及牙龈乳头受到刮治损伤后会有一定程度退缩。初诊口内照:患者就诊的主诉是A1B1之间的黑三角,然而中切牙的美学是最重要的,所以患者非常在意A1B1之间的黑三角(虽然其他前牙也存在黑三角,但是对于美学的影响要小很多)。治疗方案:软硬组织增量+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计划:1、第一次手术:三明治截骨术+隧道手术+结缔组织移植手术+下颌外斜线块状取骨。2、第二次手术:带蒂结缔组织移植进行进一步软组织增量。3、等手术愈合稳定后,再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以关闭A1B1之间的黑三角。术前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黑三角的治疗是不可预测的,不可能通过手术完全恢复,只能尽量改善,后期还得靠正畸及修复的方式关闭。患者同意接受手术。第一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后一周,愈合后如下图:第一次手术后2周,愈合如下图:第一次手术后24天,行第二次手术,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改良隧道手术+龈乳头保留切口技术,术前照如下图:术中照如下图:第二次手术后一周,复查,如下图:可见伤口愈合良好,继续观察,术后2周复查,如下图:可见伤口愈合良好。最后用图片来对比手术前、第一次手术后、第二次手术后的牙龈乳头高度的变化。初诊邻接点-龈乳头尖的距离10mm,第一次手术24天时该距离缩短为7mm,第二次手术后一周,该距离缩短为5mm,第二次手术后该距离为6mm左右。目前患者手术治疗已经全部结束,择期将行正畸及修复治疗,患者正在考虑正畸中。后期治疗后的结果我将及时更新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yy/12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