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血管连通大脑,千万不能堵

2019-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燃油机,那血管就如输油管。年龄越大,血管内沉积的垃圾也就越多。这些垃圾会积累而成斑块,不及时清理,斑块会越来越大,血管一天比一天窄,如果最终血管堵了,人体也就没有办法工作了。

也别小看我们的大脑,虽然它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却需要20%的血液来供应能量。而在所有的动脉血管中,有一处的动脉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大脑,甚至有过半的中风与此有关,它就是颈动脉!

颈动脉

身体健康的窗口

脖子上的皮肤最细嫩,脖子处的血管也最“敏感”。

颈动脉在哪儿呢?既然是颈动脉,自然是在脖子上,颈动脉就在我们的气管两侧,把手指放在一侧气管上,感觉有跳动的地方就是颈动脉了。

颈部动脉就像一个窗口,能够一眼看出全身的健康状况。

颈部的动脉由于血流量大,血管又有分岔,血管所承受的压力和血流冲击就比较大,一旦心脑血管健康出现任何异样,比如血压高了、血液黏了,颈动脉这里最容易形成斑块。

颈动脉狭窄

近半数中风与此有关

调查显示:

我国年龄超过40岁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1.3%;

中老年人(45岁以上)已经确诊脑卒中的病例中,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达76%;

而颈动脉狭窄引起的中风约占总数45%左右。

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引起内部管径变小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颈动脉动脉硬化,占据90%以上。

动脉硬化的过程与水管中水锈形成的后果有点类似:

水管中的水锈可以一点点增加,最终导致管腔变细、水流变小;

动脉硬化最初表现为动脉管壁上出现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一点点增大,最终形成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第一个就是以导致它所供应的脑部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因而产生脑缺血症状。

而最主要危险在于在于不稳定斑块,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脱落的斑块。

当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栓塞,造成一小块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细小的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细,因而造成的脑组织缺血面积很小,甚至可以无症状,当然多数表现为短时间的头晕、行动困难、视物模糊等,也叫“小中风”。

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粗,则形成的脑部坏死组织面积较大,可导致真正的脑梗塞出现,出现中风的各种症状如头晕、昏厥、摔倒、认知障碍、行动障碍等。严重者遗留后遗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少数病人颈动脉狭窄处可并发血栓形成,突然阻塞血流,或者血栓脱落阻塞远端脑部血流,造成急性脑梗塞,引起中风或脑卒中。

50岁以上去最近去体检过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医护人员会建议查一查脖子上的血管,也就是颈动脉的情况。

以前朋友们可能会不理解这种检查有什么用,看了今天的文章,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这其实查的就是颈动脉有无斑块以及血管壁的厚度等情况。为的就是早泄发现颈动脉的“通常情况”,如果血管壁很厚或者斑块较大,专业的医生会建议用药治疗,防止斑块般大或者脱落,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降低中风的危险啊!

出现这些症状,一定注意

以下症状都可能是早期脑部血管异常的症状,也可称作中风前兆甚至中风的早期表现:

生活中失去活力,如白天思维不清、昏昏沉沉,晚上失眠,精神萎靡,淡漠忘事;

性情短期内大变,如突然沉默寡言或脾气暴躁、固执己见、无理取闹;

突然一阵头晕甚至失去意识;

突然眼前一黑或眼前看不到部分东西;突然软弱无力甚至瘫坐、瘫倒;

突然发呆说不出话、语言含混或胡言乱语;

突然口唇麻木、流口水、口眼歪斜;

突然手脚无力,尤其半身的肢体活动不灵便,走路不稳、想停下却不听使唤甚至摔倒;

……

——如果半小时内清醒过来,一般可以称作小中风,专业些的说法就是TIA;

——如果失去意识超过半小时,就是中风了。

预防方法很简单10种清血管食物要常吃

出现上面那些症状,医院,因为越早去,溶栓的概率就更好,预后也会相应的更好。

不过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阻止这一切呢,当然有了~

黑木耳

黑木耳黑木耳中所含的腺嘌呤核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生姜

生姜中所含的姜油酮、姜烯酚等物质具有抗凝血功能,多吃不易出现血栓。

大蒜

大蒜中所含的阿霍烯是一种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可增强心脏的收缩力量,预防血栓形成。

洋葱

洋葱中所含的槲皮酮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对抗血栓形成,还能使动脉血管内壁光滑,富有弹性。

鱼类

经常吃鱼类,特别是吃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

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荞麦

荞麦中含有的芦丁,能促进细胞增生、防止细胞凝集,对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几乎对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都有预防和辅助疗效。

玉米

玉米富含脂肪,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茄子

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有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既能防止血栓又能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通血管

喝好3杯水

保持血管畅通,是长期的事情,多饮水就是最好、最实用的通血管方法,记得喝好这三杯水!

睡前半小时

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半杯是多少呢?

大概~ml,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以不影响睡眠为准。

清晨起床后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释血液,减轻血管负担。起夜

除了早晚喝水,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要在床边放杯水,半夜渴醒了,起来就喝上一口。

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因为很多血栓疾病的急性发作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注意最好别喝太凉的,容易驱散睡意。

有基础病的朋友

做好下面的,风险降一半

欧洲的一项研究发现:

对于60岁以上的普通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约为1%~2%。而当同时有冠心病、高血压、吸烟、颈动脉狭窄家族遗传史的四种情况时,发病率飙升到了67%!

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年纪大了,有些基础疾病再所难免,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这些基础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好,会让中风风险成倍增加!

咋办?

第一,上面说的是控制不好风险会成倍增加,那控制好就行了呗!咋能控制好,大家别不爱听,按时用药是必不可少的,临床上有太多人就是因为私自停了药,刚开始没啥事,但是一段时间以后突发中风了。

第二,上面那六个条件中,我们最能够控制的一个就是吸烟!不管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要避免,因为这两者都会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使血液高凝、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风险。

第三,吃,永远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一环!少吃肥肉、每天不超过6克盐、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一把豆子、一个鸡蛋……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慢慢坚持下来,作用是意想不到的!

第四,治病的药,不能乱吃!养身体的药,有条件的最好能问下医生!药物之间有没有相互的影响不说,有些药同时吃可能还会伤身体的!

咋能看到颈动脉?

现在用来检查颈动脉的项目主要包括:颈动脉超声、CT、血管造影。

没想到原来引起中风的栓子,大多数都是来自颈动脉的,今天您看到了,就是提前找到一种避免意外发生的方法。

一定也要让您更多的亲友们也看看,别等到意外发生的时候,追悔莫及~

达摩一百零八手法是中医祖传绝学,是利用中医理论、阴阳平衡及五行相生相克在人体养生、保健调理中的科学性,搏采南北名家之长,吸取达摩易筋经优秀手法而创立的。达摩手法运用拨筋、点穴、正骨,配合砭法、针法、炙法、罐法、跷法、导引法、按跷法等六种内病外治的疗法。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症、四肢疼痛、脏腑经络、男科妇科保养等病症有非常好的疗效。对于处于亚健康的人群亦有成熟的调理方法。达摩手法最大特点:‘短’‘平’‘快’。

达摩祖师传医法与下至六祖慧能,六祖慧能为了把达摩医术发扬光大,传给了六位俗家弟子:君术、传渡、仁普、意天、德众、君生。

从此六派各派亲传一名优秀弟子,以此类推传承了十几代,代代弟子相见亲如手足。在年清代文宗咸丰八年,六派弟子相聚在京东石门镇(现北京顺义地区),经三年考验将达摩医术传授给了当地的财主石怀仁,从此石怀仁把六派传授的医术称为六君子疗法!

石怀仁应用达摩医术,在民间为百姓治病救人,手法非常神奇,为了来之不易的医术不失传,就把达摩医术六君子疗法传承了自己的亲外甥李克胜为达摩医术第二代传人!现今达摩医术第三代传承人为李茂发老师!

由于达摩手法传承是代代单传,概不外传,达摩手法的弘扬受到了限制。李茂发老师打破家规,决定把达摩手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公开,公开授课传授达摩医术。让祖国的宝贵遗传发扬光大。李茂发老师不辞辛苦,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全部公开并结合现代医学,为六君子疗法和现代中医填补了新的文化。

★达摩医术授课内容全面升级

学习应用中医六术治疗各类疾病

讲授内容

(一)、“达摩中医正骨手法”示范教学,人体所有骨骼相关病症的手法治疗教学,正骨不在有盲区。

(二)、砭法、针法、炙法、罐法、按跷法、导引法六种疗法配合达摩正骨手法的运用。

(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人体各部位疼痛病症方案讲解示范。

(四)、达摩综合疗法之:1、放血疗法讲解示范。2、舌下取栓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讲解示范。

(五)、男科前列腺疾病及妇科疾病治疗讲解示范,子宫肌瘤及乳腺增生等治疗示范。

(六)、II型糖尿病的中医综合治疗讲解及示范。

(七)推拿正骨科室、个体经营店如何管理创收及医患沟通技巧。

(八)、达摩综合治疗疾病例具体病症的治疗方法讲解示范。

达摩医术

一步错百步歪,五脏六腑都在这挂着那,脊柱歪了,脏腑就不在其位了,正骨后结合六君子疗法,即为:砭、针、灸、罐、按跷、导引。1、砭法:是利用砭石治疗的一种方法,是原始人类在没有针、药的时候一点点摸索出来利用石头治疗病痛的一种方法,几千年来仍存留下来,现在大家熟知的刮痧就是砭法的一种,杨奕用砭石足疗治病也是较成功的一种砭法,砭法还有刮、压、划、刺、拍、感、闻、鐹等十五种手法。2、针法:就是大家熟知的针灸,利用银针在经络、穴位上刺激。但达摩祖师根据全身主要穴位,创建了一套达摩穴位针法。3、灸法:就是在针的基础上利用艾条可以驱除寒凉之症。4、罐法:竹、水、药、胶等拔罐疗法。5、按跷法:主要针对筋骨不在其位所造成的病痛。利用中医推拿按摩等手法,结合正骨达到骨正、筋柔、气血通,解决病症。达摩手法即为此种疗法之主要内容。按摩,《内经》中祛病用二跷,踩跷、按跷是最高祛病法。

现代达摩医术病例

1、赵女士28岁,医院诊断颈椎椎管狭窄,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诊断结果颈椎病综合症,来达摩堂就诊时,患者进卫生间呕吐,自述头晕、头痛、恶心,经李茂发教授用新六君子疗法颈椎五把推,犀牛望月、拉平台等手法调治后,患者说一切症状消失,对李茂发教授赞不绝口。 2、贾女士49岁,五年前患神经性头痛,经一位老中医针灸半年康复,今年因她丈夫在矿山施工工伤死亡,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旧病复发,经李教授的达摩针法治疗两次头痛痊愈,数月后,病情没有复发,患者特送锦旗表示感谢。 3、李女士51岁,几个月前发现自己的右胳膊肘关节无法伸直,经李教授的达摩针法治疗,在患者的键侧肘关节尺泽穴常规消毒,用二寸毫针刺入1.8寸行捻转手法,让患者甩患侧胳膊20次,十分钟后起针,一次调直。患者说:真神的手法,不可思议的效果。

达摩医术部分病例汇编

一、感冒:

 1.做颈椎五把推,颈椎仰卧摇正法;

 2.风池沿脊椎两侧直至双侧肾俞刮痧;

 3.手法开肘关节,大拇指腕关节;

 4.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

 5.三棱针耳尖放血。

二、支气管哮喘

 1.做颈椎五把推,颈椎仰卧摇正法;

 2.分筋错骨法调整胸椎1-8节;

 3.手法开肘关节,摇腕、抖肩,开手指掌关节;

 4.前臂掌面尺泽与太渊连线拍打刮痧,出黑豆为止;

 5.针刺鱼际、孔最、内关、手穴(食指掌关节尺侧)

 6.拔罐肺俞、大椎(血罐)。

三、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1.颈椎五把推,仰卧摇正法;

 2.俯卧分筋错骨调整胸椎1-8节;

 3.一指禅点穴拨筋下颊车—上云门穴;

 4.针刺鱼际,少商、商阳(点刺放血);

 5.走罐:下颊车—云门,出痧即可。

四、肠胃病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

 2.俯卧分筋错骨1-8节;

 3.侧卧曲腿侧扳法,调整10-12胸椎;

 4.一指禅点穴,腹部拨筋;

 5.针刺梁丘、素髎、筋缩、足三里、太冲、手穴上的肠胃点;

 6.胃五罐20分钟;

 7.中药:肠胃1号、2号、3号。

五、呕吐

 1.颈椎五把推,乳突、风府拨筋;

 2.犀牛望月,调整颈椎2-3节;

 3.犀牛望月,调整颈椎6-7节;

 4.俯卧,调整胸椎3-8节;

 5.针刺中魁、梁丘、手穴后头点,止吐穴(大陵穴与内关穴中点)。

六、呃逆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法;

 2.俯卧调整胸椎3-8节;

 3.针刺:内关、攒竹、手穴(后头点);

 4.河洛手法,按摩膻中穴;

 5.按摩脚横隔膜反射区;

 6.拔罐:天宗、膈腧。

七、冠心病

 1.颈椎五把推,仰卧摇正法;

 2.犀牛望月调整颈椎;

 3.俯卧调整胸椎3-8节;

 4.仰卧调整胸肋;

 5.肘关节调整;

 6.针刺:内关、郗门、冠心穴(足从解溪下四横指与第二、三跖骨交叉的骨缝之间取穴);

 7.拍打、刮痧,从青灵穴-内关穴;

 8.拔罐:膻中、膈腧。

八、心律失常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

 2.犀牛望月调整颈椎;

 3.俯卧调整胸椎3-8节;

 4.仰卧调整胸椎;

 5.针刺:血罐心俞,内关针刺;

 6.刮痧3-8节胸椎两侧。

九、习惯性便秘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法;

 2.野火烧荒调整后背;

 3.肚腹点穴一指禅;

 4.侧扳第五节腰椎;

 5.针刺:上巨虚、支沟(外关上一寸处),太冲;

 6.拔罐:大肠俞、天宗、肝俞。

十、高血压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法;

 2.犀牛望月调整第四节颈椎;

 3.颈椎刮痧到第七胸椎;

 4.针刺:足三里、丰隆、曲池、三阴交、太冲、下髎、人迎、涌泉。

十一、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法;

 2.野火烧荒推背法;

 3.斜扳胸10--腰2法;

 4.针刺:足三里、太冲、丰隆。

十二、失眠、多梦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调整2-3节颈椎;

 3.俯卧位调整3-8节胸椎;

 4.斜扳调整胸10-腰2椎;

 5.一指禅拨筋(后头部、颈部、上胸部);

 6.针刺:大陵、神门、睡眠(第二掌骨桡侧)、风池(斜向对侧眼方向进针);

 7.走罐:第一胸椎到第五胸椎。

十三、头痛

 1.颈椎五把推;

 2.颈椎痛定点复位;

 3.俯卧胸椎3-9定点复位;

 4.后头部一指禅拨筋;

 5.针刺:风府,完上(耳根上缘与枕骨粗隆连线中点下移0.5寸处),中脘穴(前头痛),丘墟穴(偏头痛),太阳穴(血管性偏头痛),山根(双眼内眦连线与督脉经交点)用震颤手法;太冲(偏头痛),至阴(后头痛);手穴头痛点:前、偏、后头点。

十四、眩晕

 1.颈椎五把推;

 2.颈椎犀牛望月复位整合;

 3.胸椎1-8调整;

 4.胸10-腰2调整;

 5.一指禅点穴拨筋;

 6.针刺:风池、侠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耳迷路。

十五、失语(中风)

 1.颈椎五把推,仰卧摇正法;

 2.俯卧胸椎调整3-8节;

 3.斜扳胸椎第10节;

 4.一指禅点穴拨筋;

 5.针刺:太冲、膻中(套罐);

 6.拔罐:天宗、肝俞。

十六、口舌诸病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法;

 2.犀牛望月手法复位,旋转复位法;

 3.一指禅拨筋;

 4.俯卧位调整3-8胸椎;

 5.针刺:劳宫穴、佐泉(舌系带根部两侧,金津玉液穴的内下方)、玉枕穴(天柱穴上2.5寸)、丰隆、太冲。

十七、面瘫

 1.颈椎五把推,仰卧摇正法;

 2.犀牛望月手法复位;

 3.一指禅拨筋;

 4.俯卧位调整1-8胸椎;

 5.针刺:下关、吊线穴、风池、四关、足三里、丰隆;

 6.火疗。

十八、三叉神经痛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手法复位;

 3.一指禅拨筋;

 4.脏腑点穴一指禅拨筋;

 5.针刺:人迎、三间、听宫、鱼腰、四白、承浆。

十九、牙痛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

 2.俯卧位调整3-8胸椎;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合谷、二间、下关、掌部二、三、四、五指缝共三针,特效。

二十、耳鸣耳聋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手法复位2-3颈椎;

 3.俯卧位调整3-8节胸椎;

 4.一指禅拨筋;

 5.针刺:天牖、风池下穴(风池穴直下约5分)、涌泉、听宫、听会、翳风、中渚、足临泣、太冲、丘墟、侠溪、太溪。

二十一、鼻炎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手法复位;

 3.俯卧位调整3-8节胸椎;

 4.一指禅拨筋;

 5.针刺:印堂、神阙、风池、迎香、素髎、人中。

二十二、坐骨神经痛

 1.颈椎五把推;仰头摇正;

 2.俯卧位调整胸椎;

 3.调整腰椎;

 4.调整骨盆;

 5.一指禅拨筋;

 6.针刺:肩井、丝竹空、气海俞、环跳、通里、后溪、坐骨神经痛点(第四、五掌指关节间,靠近第四掌指关节处)、委中刺络出血;

 7.走罐胆经、膀胱经。

二十三、上肢功能障碍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手法复位;

 3.一指禅拨筋;

 4.俯卧位调整3-8节胸椎;

 5.针刺:极泉、少商、涌泉、阳陵泉、养老、阴陵泉下0.5寸特效、鱼肩、阳池、后溪。

 6.发泡疗法(肩三罐、肩前-肩髃,肩后-肩贞,肩中-肩髎。

二十四、大小便失禁

 1.颈椎五把推,仰卧摇正;

 2.俯卧位法调整脊椎;

 3.野火烧荒;

 4.一指禅拨筋;

 5.腰椎调整;

 6.针刺:长强、秩边、中级、太溪、照海、足三里、外关、承山。

二十五、痛风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推心过腹;

 4.俯卧调整法3-8节胸椎,第10胸椎侧扳;

 5.针刺:足三里、阴陵泉、太冲;

 6.大敦点刺放血、内踝放血;

 7.大腿阴陵泉至三阴交刮痧5次;

 8.后背两侧膀胱经刮痧。

二十六、中风偏瘫、下肢足内翻

 1.颈椎五把推;

 2.一指禅拨筋;

 3.野火烧荒;

 4.点10个免疫穴;

 5.针刺:三阴交、合谷、足三里、丰隆、风池、风府、曲池、脘谷。

二十七、急慢性胆囊炎

 1.颈椎五把推;

 2.仰卧摇正;

 3.俯卧调整胸椎3-8节;

 4.斜扳调整第10节胸椎;

 5.一指禅拨筋;

 6.针刺:胆囊穴(阳陵泉下1寸)、中犊穴、阳陵泉、腓后点。

二十八、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

 1.颈椎五把推;

 2.仰卧摇正;

 3.野火烧荒;

 4.一指禅拨筋;

 5.针刺:足三里、悬钟(绝谷)、合谷、内关、曲池、三阴交。

二十九、自汗、盗汗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斜扳第12节胸椎;

 4.针刺:鱼际、阴陵泉、三阴交、合谷、复溜。

三十、视神经萎缩

 1.颈椎五把推;

 2.仰卧摇正;

 3.犀牛望月;

 4.俯卧调整3-8节胸椎;

 5.斜扳第10节胸椎;

 6.一指禅拨筋;

 7.针刺:臂臑、内睛明、光明、手穴眼点。

三十一、白内障

 1.颈椎五把推;

 2.仰卧摇正;

 3.俯卧调整3-8节胸椎;

 4.斜扳第10节胸椎;

 5.一指禅拨筋;

 6.针刺:达治穴(风池向外约1厘米,紧贴颅骨后下缘)、睛明、攒竹、丝竹空、鱼腰、四白、手穴眼点。

三十二、颈椎病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

 3.一指禅拨筋;

 4.拔罐:颈三罐;

 5.针刺:悬钟(绝谷)、定喘穴(大椎旁0.5寸)、肩井、阴谷穴、中渚。

三十三、急性腰扭伤

 1.俯卧调整胸3-12节;

 2.斜扳腰1-5节;

 3.针刺:扭伤穴(曲池下2.5寸、压痛明显处是穴)、后溪、龈交、手背腰2痛点、合阳(腘窝中央下2寸)、腰痛穴(两眉中间上1寸)。

三十四、膝关节疼痛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髀关、髌下(髌骨下缘中点、髌骨与膝关节之间)、手三里、曲池、阳陵泉透阴陵泉、血海、风市、手穴膝痛点。

三十五、膝关节上楼痛

 1.颈椎五把推;

 2.风门点穴拨筋;

 3.针刺:然谷、水泉;

 4.点刺放血:至阴放血。

三十六、膝关节下楼痛

 1.颈椎五把推;

 2.风门点穴拨筋;

 3.针刺:然谷、水泉;

 4.点刺放血:大敦。

三十七、足跟痛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2-3节颈椎;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三阴交、手穴足痛点、仆参;

 5.跺脚64下即愈。

三十八、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点穴(八髎);

 4.针刺:篡间(肛门周围11点和1点距肛缘3分处)、肛门、会阴、太溪、复溜、照海。

三十九、阳痿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中极、阴谷、三阴交、太溪、复溜、照海。

四十、痔疮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针刺:龈交、承山、支沟、手穴肛门点;

 4.后背找痔点:点刺、拔罐。

四十一、不孕症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斜扳3-4节腰椎;

 4.一指禅拨筋;

 5.针刺:妇科穴(在大拇指第一节之外侧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两穴)、还巢穴(位于阴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中点赤白肉际处)、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内关。

四十二、乳腺病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天宗、下玄关、曲池、丰隆、肩井;

 5.拔罐:天宗、肩井;

 6.刮痧:背部刮痧。

四十三、近视眼

 1.颈椎五把推;

 2.仰卧摇正;

 3.俯卧调整胸椎3-8节;

 4.斜扳第10节胸椎;

 5.一指禅拨筋;

 6.针刺:光明、正光1和正光2、睛明。

四十四、癫痫

 1.颈椎五把推;

 2.仰卧摇正;

 3.俯卧调整胸椎3-8节;

 4.骨盆矫正;

 5.针刺:癫痫穴(风池穴内上1寸,或天柱穴上1寸)、腰奇、攒竹。

四十五、扁平疣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支正、大骨空(手拇指背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曲池、合谷。

四十六、上肢麻木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少商、天鼎(坐正,微仰头,在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取穴)、十宣血、小肠经刮痧、拍打。

四十七、减肥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点穴;

 4.针刺:关元、丰隆、曲池、三阴交、中脘、天枢;

 5.穴位拔罐。

四十八、荨麻疹

 1.颈椎五把推;

 2.野火烧荒;

 3.一指禅拨筋;

 4.针刺:曲池、膈腧、血海、神阙、手穴夜尿点点刺出血,无名指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点刺出血,中指第三关节点刺出血;

 5.神阙拔罐、百虫窝点刺出血。

四十九、足大拇趾痛

 1.颈椎五把推;

 2.犀牛望月调整2-3颈椎;

 3.犀牛望月调整6-7颈椎;

 4.踝关节整合;

 5.整大拇趾整合。

五十、胸肋间神经痛

 1.颈椎五把推;

 2.斜扳胸椎第10关节;

 3.针刺:手穴(偏头点、胸痛点)。

五十一、肘弯不能伸直

 1.颈椎五把推;

 2.调整第7颈椎,第1胸椎;

 3.针刺对侧曲泽,同时做肘关节反关节运动。

五十二、足前掌痛

 1.调整颈椎2-3节;

 2.调整胸椎3-8节;

 3.针刺:对侧手掌阴面2-3指、3-4指之间距根部1.5寸处2穴,拈针跺脚即愈。

五十三、膝盖痛不能下蹲

 1.一指禅腹股沟拨筋;

 2.阴陵泉、阳陵泉拨筋;

 3.阴包穴点穴,按住阴包穴同时曲腿到位3-5次,后掰响足五趾即愈。

五十四、大拇指腱鞘炎

 1.掰响拇指腕关节;

 2.拉开拇指第二关节;

 3.拇指阴阳面抖针各下;

 4.少商点刺放血即愈。

五十五、腱鞘囊肿

 1.轻者按摩囊肿处,推至骨面,然后按破;

 2.重者按摩后,用三棱针刺透囊肿,挤出囊肿体液。

一、研修方式及证书:

1、本班李茂发教授亲自授课,手法示范。

2、研修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中英文对照由中国针灸推拿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3、参加的学员,医院结业证书,可以作为上岗就业的参考证明。

4、凭本研修班中推研究院证书自参会之日起24个月内,免费复习3次。(参加复习者必须带中推结业证书及身份证)

5、报到时每位学员交4张2寸照片及登记身份证姓名和身份证号。

二、时间及地点:

年01月01日—01月9日(01日全天报到)北京

三、主办方:中国针灸医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元(包括:资料费、光盘、证书费、合影以及三次免费复习的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传真、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电话/雷老师

报名QQ/邮箱:雷老师

赞赏

长按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yf/9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