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每天10道题201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慢性牙周炎的局部治疗如下,除了
A、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
B、牙周袋及根面需做药物处理
C、牙周手术
D、根管治疗
E、建立平衡
D
慢性牙周炎的治疗:1.清除局部致病因素,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牙周袋及根面的局部药物治疗.2.牙周手术3.建立平衡的关系4.全身治疗5.尽早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6.维护期的牙周支持疗法。而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仔细阅读一下题干就可以选出答案为D。
2、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清除局部致病因素
B、全身治疗
C、牙周手术
D、彻底的牙髓治疗
E、建立平衡的(牙合)关系
D
龈下刮治术是用龈下刮治器械除去附着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龈下牙石和菌斑。慢性龈缘炎:牙龈质地松软质脆,缺乏弹性,并可有轻度肿胀,以致使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变圆钝。附着龈水肿时,点彩消失,表面光滑发亮。探诊时牙龈易出血。龈沟可加深达3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但上皮附着(龈沟底)仍位于正常的釉质牙骨质界处,这是区别龈炎和牙周炎的重要指征。刮治术主要是治疗牙周炎的,不是牙龈炎。
3、慢性牙周炎根据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骨吸收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正确的是
A、轻度:牙龈有炎症,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
B、轻度:牙龈有炎症,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
C、中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
D、重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
E、中度:牙周袋≥4mm,1附着丧失1~2mm
B
根据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程度可将慢性牙周炎分为轻、中、重度。(1)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或无口臭。(2)中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3)重度: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甚至根尖2/3,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炎症较明显或可发生牙周脓肿。
4、慢性牙周炎的主要特征,除外
A、牙龈炎症
B、牙龈退缩
C、附着丧失
D、牙槽骨吸收
E、牙周袋的形成
B
慢性牙周炎患者主要特征(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不包括牙龈退缩。
5、慢性牙周炎的检查结果不包括
A、牙龈鲜红或暗红
B、牙周袋形成,且能探到釉牙骨质界
C、龈袋形成
D、X线片上可见牙槽嵴顶高度降低
E、牙松动
C
牙周袋是龈沟的病理性加深,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牙龈有炎症水肿和增生,龈缘移向冠方,此时结合上皮的位置如果不变,则没有附着丧失,出现假性牙周袋或称龈袋。探诊深度超过3mm且能探到釉牙骨质界,即已有附着丧失的才称为牙周袋。
6、慢性牙周炎的主要临床表现,除了
A、牙龈炎症,可鲜红或暗红
B、附着丧失,能探到釉牙骨质界
C、牙周袋形成,探诊深度超过3mm
D、牙槽骨有水平或垂直骨吸收
E、龈袋加深,探诊深度可超过3mm
E
E龈袋加深,探诊深度可超过3mm这是牙龈肿胀引起的假性牙周袋。而牙周炎是真性牙周袋,而非龈袋。
7、牙龈炎区别于早期牙周炎的重要指标是
A、袋深度大于3mm
B、牙龈肿胀增生
C、牙龈易出血
D、附着丧失
E、牙槽骨嵴顶无吸收
D
牙龈炎区别于牙周炎的重要指标:牙龈炎无附着丧失,而牙周炎有附着丧失。
8、以下哪个不是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
A、色浅或深褐色,黑褐色
B、位于龈沟内
C、新形成者松软多孔,表面可覆盖菌斑
D、较大块者可在X线片显示
E、体积较小,与龈袋和牙周袋一致
C
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沉积部位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色浅或深褐色,黑褐色。形状与龈袋和牙周带一致,体积较小。较龈上牙石坚硬,致密,表面可覆盖菌斑。
9、造成水平食物嵌塞的原因是
A、牙周萎缩
B、充填式牙尖
C、边缘嵴不协调
D、充填悬突
E、邻面接触点丧失
A
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1)相邻两牙接触不良、无接触或接触点被破坏;(2)咬面磨损过度或磨损不均,使其形成陡峭牙尖、溢出沟消失。当咀嚼时咬合压力使两牙接触点发生瞬间分离,食物得以从垂直方向嵌入牙间隙内。水平型食物嵌塞常见原因有:①邻面龋坏,破坏了接触区和边缘嵴。②充填物缺损。③重度磨耗,边缘嵴缺损。④牙齿长期缺失,没有及时作假牙,使缺牙区两例牙齿移位,牙间隙增宽。⑤牙周炎的牙齿松动、移位。⑥外伤性牙齿缺损。⑦牙齿排列紊乱。⑧无对(牙合)牙时引起伸长,常见上颌第三磨牙伸长。
10、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是
A、咬合创伤
B、食物嵌塞
C、营养不良
D、微生物及机体防御功能缺陷
E、全身系统性疾病
D
目前侵袭性牙周炎包含了旧分类中的三型,即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和青春前期牙周炎。一度曾经将这三个类型的合称为早发性牙周炎。现在主要是用的新分类,即更名为侵袭性牙周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特点有以下方面:(1)年龄与性别:发病可始于青春期前后,因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诊时常已2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但也有人报道性别无差异。(2)口腔卫生情况: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龈表面的炎症轻微,但却已有深牙周袋。(3)好发牙位: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特征是“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的邻面有附着丧失,至少波及两个恒牙,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其他患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过两个”。简言之,典型的患牙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为左右对称。但早期的患者不一定波及所有的切牙和第一磨牙。(4)X线片所见第一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型骨吸收,若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则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在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5)病程进展快:本型患者的牙刷破坏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在4~5年内,牙周附着破坏可达50%~70%,患者常在20岁左右即已须拔牙或牙自行脱落。(6)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在炎症不明显的情况下。切牙和第一恒磨牙可出现松动,自觉咀嚼无力。切牙可向唇侧远中移位,出现牙间隙,多见于上切牙,由于力的影响导致呈扇形散开排列。后牙移位较少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嵌塞。(7)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患病机会。其遗传背景可能与白细胞功能缺陷有关,也有人认为是X连锁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由于牙周致病菌在家族中的传播所致。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