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牙周炎病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2016-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疾病介绍
菌斑性龈炎简称牙龈炎,是牙龈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过去曾称为慢性龈炎、慢性龈缘炎、单纯性龈炎等。全球人类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在70%~90%左右,成人患病率约70%,儿童在3~5岁时就可能患龈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青春期达到高峰,17岁以后患病率逐渐下降。几乎每个人一生中的某段时间都可发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龈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对简单,预后良好,但是具有复发性,其继续发展可成为牙周炎,所以预防其发生和复发及其重要。
患者的自觉症状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的牙龈出血,而非自发性出血。还有些患者会觉得牙龈局部的痒、胀、不适、口臭等症状。
检查时可见牙龈组织色、形、质发生改变,以及龈沟出血。炎症一般以前牙区为主,下前牙区最为显著,一般局限在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可波及附着龈。有一部分患者以牙龈的肿胀为主要表现。
1.牙龈颜色的改变:
牙龈健康时呈粉红色。患慢性牙龈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颜色呈鲜红或暗红,严重时,可以波及附着龈。这是因为牙龈组织内血管增生、充血引起。炎性水肿的患者,牙龈表面光亮,尤其是龈乳头处。
2.牙龈外形的改变:
健康的牙龈龈缘菲薄呈扇贝状紧贴于牙颈部,龈乳头充满牙间隙,附着龈有点彩。患菌斑性龈炎是,牙龈组织水肿,龈缘变厚,失去正常的扇贝形状,离开牙面。龈乳头圆钝肥大,有时可呈球状增生,甚至覆盖部分牙面。波及附着龈时,牙龈上的点彩消失,表面发光发亮。严重者,可出现龈缘糜烂或增生。
3.牙龈质地的改变:
健康的牙龈质地致密坚韧。牙龈炎时,牙龈质地可变松软,质脆,缺乏弹性。这是由于结缔组织水肿和胶原的破坏。当牙龈缘和龈乳头以增生性反应为主时,呈坚韧的实质性肥大,质地较硬且有弹性。
4.龈沟的深度
健康时龈沟探诊深度一般在2~3mm,当有牙龈有炎症时,因为组织的水肿或增生,龈沟的探诊深度可达3mm以上,但是龈沟底仍位于釉牙骨质界处,不能探到釉牙骨质界,此时形成的假性牙周袋。
5.探诊出血:
炎症状态下的牙龈,钝头探诊轻探龈沟后会出血。应提及的是,牙龈表面炎症不明显时,探诊后仍会有出血,对牙龈炎的早期诊断很有意义。
6.龈沟液量:
健康牙龈的龈沟内也存在极少量的龈沟液,但当牙龈炎症时,龈沟液的量会增加,其中的炎症细胞、免疫成分也明显增多,严重时可溢脓。龈沟液量的增加可作为评估牙龈炎症的一个客观指标。
疾病治疗治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及去除病因和防止复发。
1.去除病因:
针对病因,即通过洁治去除菌斑。牙石,并去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刺激牙龈的因素,去除后牙龈炎症在一周左右可消退,色、形、质可完全恢复正常。较重的患者,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药物有1%双氧水、0.12%~0.2%氯己定,一般不全身使用抗生素。
2.防止复发:
医生在治疗同时,应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OHI),让患者学会控制菌斑的方法,能够自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同时进行定期(6到12个月一次)复查和治疗。
疾病预后因无深部牙周组织的,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一周后牙龈的炎症可消退,破坏的胶原纤维可新生,牙龈的色、形、质及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所以菌斑性龈炎是一种可复性疾病,预后良好。但局部刺激因素如果再次出现,菌斑性龈炎可在次发生。
疾病预防最关键的是做好自我的菌斑控制,患者应在医生的口腔卫生指导下,坚持正确地刷牙和使用牙线,便能较好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白癜风中药治疗治疗白癜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