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汇宝宝牙齿发育知识,牙齿护理小窍门

2016-9-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宝宝3、四个月大时,牙齿就开始陆陆续续冒出来了,那末,宝宝牙齿发育顺序是怎样的?应当怎样护理?怎样清洁宝宝的牙齿?怎样才能教会宝宝刷牙?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宝宝牙齿的问题吧!

乳牙好坏可能影响往后恒牙发展,因此在宝宝还不会自己刷牙前,妈妈们须负起宝宝口腔保卫工作。每次吃完奶后,以适当硬度的小牙刷或棉花棒,来清洁牙齿,确切做好口腔清洁,也可避免或减少患口腔疾病的机会。

1、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

宝宝平均约六个月大时从下颚的大门牙开始长牙,但也可能提早到3、四个月,或延后到11、二个月才长牙,通常前牙会有前后六个月的差异,后牙的差异乃至可达一年。大约到了2岁半时便长满完全的二十颗乳牙。

2、出牙口腔保健

宝宝从6个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乳牙基本出齐,这段时间内宝宝基本上隔几个月就出几颗牙齿,因此特别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

宝宝长牙是一种生理现象,有的宝宝没有任何异常情况,爸爸妈妈只需在每次进食后喂点温开水,注意口腔清洁就可以了。但有宝宝会出现流口水、低热、腹泻,这时候除注意生活上的护理外,还应考虑到孩子出牙时容易遭到刺激,最好用你的手指帮助宝宝轻轻推拿牙龈,最好每次晚饭后用温水或2%苏打水清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繁殖而产生口腔感染。出牙期间生病时,应去医院看病。

孩子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身6~7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早的孩子在4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晚的孩子要到10个月左右才萌出,个别孩子要到1岁以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情况与婴幼儿时期骨骼生长的快慢有关。

孩子出身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身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身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身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身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致使牙齿发育缺点,易患蛀牙。

牙齿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7.下颌乳牙萌出一般时间(单位:月)

牙齿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5-----34下颌4-----34萌牙正常时间范围(单位:月)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3种缘由造成牙齿差异

1、遗传因素: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加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

3、营养状态: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

牙齿萌出顺序

牙齿的萌出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依照这样的前后顺序:

下颌中切牙

上颌中切牙

上颌侧切牙

下颌侧切牙

下颌第一乳磨牙

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颌乳尖牙

上颌乳尖牙

下颌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终究其实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4、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身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身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诞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动或松动不明显,在吮乳时,由于下切牙对舌系带的磨擦造成舌系带的创伤性溃疡。在此情况下,可以改变豢养方式,用汤勺豢养、调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应与上皮珠鉴别。上皮珠是新生儿牙槽黏膜上出现的角质珠,是类似牙齿的白色球状物,米粒大小,可出现一个、数个至数十个。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构成的角化物,并不是真正的牙齿,可自行脱落,非牙齿的过早萌出。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身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乃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还没有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此时需查找缘由,排除是不是有“无牙畸形”。个别乳牙萌出过迟较少见,全口或多数乳牙萌出过迟或萌出困难多与全身因素有关。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营养缺少等,佝偻病患儿的乳牙能迟至出身后14~15个月才开始萌出,并常常伴随牙齿发育缺点。遇到这类异常情况,应进行临床咨询。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经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常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致使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份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进程中,如果确切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5、长牙4大护理原则

1、口腔清洁

一些学者建议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洁和推拿牙龈,认为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且有助于牙齿萌出。专家公认清除菌斑应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而这1初期的清洁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来完成。即父母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推拿孩子的牙龈组织和清洁孩子的牙齿,逐日一次。

当孩子长出3颗牙齿时,就可以教导他渐渐刷牙了,选择一个软毛且适合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牙科医生建议所有牙刷三个月需要更换一次),湿润后使用。牙膏建议使用儿童牙膏,无氟,可吞食,尽可能不要使用成人牙膏,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够了。

随着年龄的成长及刷牙习惯的养成,家长要记得给儿童及时换牙刷、牙膏。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这时候可给小儿一个能咬的玩具,让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有时,也可给孩子用磨牙棒,1是利于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口腔检查

乳牙开始萌出时,也是第一次进行口腔检查的时间,一般检查最迟不要超过孩子12个月。由于蛀牙(蛀牙)是由细菌致使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随着牙齿的萌出,这些致病菌才开始在口腔内定植。除开始进行口腔清洁,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豢养习惯。因此,第一次口腔检查,保健人员会帮助你进行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豢养习惯,其危害是极大的,这在后面的专题中会进行论述。

4、生理间隙

乳牙间大多存在生理间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时出现间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时无牙间隙,以后逐步出现间隙。临床可见随着增龄变化,生理间隙变大。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因继承同名恒牙常常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间隙有利于恒牙替换时排列整齐。但生理间隙的存在,使食品残渣易于存留生理间隙处,不容易清洁,易致使蛀牙,这也是生理间隙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更需我们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洁,避免蛀牙的产生。

1、岁宝宝的护牙小贴士

岁的宝宝刚刚来到这个可爱的世界,对这个年龄的宝宝,保持他们的口腔清洁,让宝宝习惯清洁口腔的感觉是关键。

我们需要的物品是纱布数块、开水一杯、指套牙刷一个。

每次宝宝喝完奶后,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以便能清楚观察到口腔的每部位;妈妈们可以用一只手抱住宝宝,另外一只手清洁口腔及牙齿。刷牙时可对宝宝唱歌、讲话,让他觉得清洁口腔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在小宝宝还没有长牙之前,妈妈们可以用纱布裹覆于食指上,并以开水沾湿纱布。将裹覆纱布的食指伸入口腔擦拭舌头、牙龈和口腔黏膜。

对已长牙的宝宝,需以食指裹覆已沾湿的纱布,以水平横向的方式清洁乳牙。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后,妈妈就要用指套牙刷蘸取清水,清洁小乳牙的每个面,也可用清洁棉棒、纱布进行擦拭。这样,不但能洁齿,而且还能轻轻推拿齿龈,有利于牙龈和牙齿生长发育。

2、1岁以上宝宝的护牙小贴士

2岁的宝宝乳牙已长的差不多啦,其实当宝宝长到3颗牙齿时就可以开始用牙刷刷牙了,这个时候的宝宝关键是要保持口腔清洁和让宝宝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宝宝的牙刷一定要认真刷选,牙刷要选用小头、软毛的儿童牙刷(牙科医生建议所有牙刷三个月需要更换一次),每天早晚刷两次牙,每次2~3分钟,刷牙方法与成人的一样,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都要刷到。牙膏则应选用无氟的儿童牙膏(吞食无害),一定不能用成人牙膏,由于成人牙膏有的含氟,宝宝长时间误吞会引发氟中毒,产生“氟斑牙”、“氟骨症”等症。牙膏可选择一些水果口味的,如橙味、草莓味、苹果味等,以增加宝宝对刷牙的兴趣。牙膏的用量,有绿豆、黄豆大小就足够了。

妈妈们可以先让宝宝拿着小牙刷放在嘴里当棒棒糖玩,让他觉得刷牙很好玩。在宝宝有兴趣时,妈咪借机赶忙刷牙。

1)刷牙时,妈妈坐在宝宝身后,宝宝背靠于妈妈身上(大腿或小腹上),头轻微后仰,使妈妈能直视牙齿的每个区域。注意将宝宝头部偏45度角,以防口水哽在喉咙。

2)妈妈教导宝宝握住牙刷后,妈妈再以手握住宝宝的手。

3)把牙刷斜放及轻压在牙齿与牙肉间的地方,以2至3颗牙齿为一组,以适中的力度前后移动10次左右,确保能够清除牙齿与牙肉沟内的的牙菌膜。

4)正确的刷牙方法应当是顺着牙缝上下转动地刷,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来回刷。顺序地清除每一个牙面,可先从上、下排牙齿的外侧面开始清洁。再刷上、下排牙齿的内侧面。最后把刷毛放在上、下排牙齿的咀嚼面上,前后移动地刷。

5)刷牙力度要适中,不宜太大力,避免弄伤牙肉。

6)父母宜陪伴一起刷牙,建立早晚刷牙的习惯。

7)每次刷牙后,应洗净牙刷甩干刷毛上的水份,牙刷头朝上放入漱口杯中,置透风朝阳处,使刷毛容易干燥。

造成宝宝蛀牙横行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1是口腔卫生,另外一个就是饮食,下面小咔噗就教你一些饮食护牙的窍门吧!

1、改变口腔pH值:

面包、土豆和面条等淀粉类食品,糖分含量高,留在孩子的口腔中,容易构成某些细菌的温床,加速蛀牙的产生。而牛奶、酸奶或奶酪含有丰富的钙质、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它们能使口腔中的pH值升高,酸性下降,这样就会大大下降蛀牙的概率。

2、消除牙内细菌:

吃橘子、猕猴桃、草莓、哈密瓜、木瓜。孩子口腔中可能滋生各种细菌,引发牙龈炎。以上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不但可以消灭细菌,还会增进牙龈所需胶原蛋白的生成,使牙龈更健康。另外,西红柿、红薯和红色、黄色和橙色的柿子椒中也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适当多吃。但是孩子在刷牙前半小时内,尽可能不要吃橘子等较酸的食品。由于这些酸性物资会使牙齿外层的保护膜变得脆弱,暂时削弱牙齿的抵抗力,如果马上刷牙,容易伤害牙齿。

3、清洁牙齿残留物:

吃生胡萝卜、芹菜、花椰菜、豌豆口感响亮的蔬菜可以作为孩子的“咀嚼食品”,它们可以清洁牙齿和牙龈,在咀嚼的同时,将牙缝里藏着的残余食品轻松去除掉。咀嚼的速度要放慢,而且要让每一个牙齿都能参与进来。

4、强健牙釉质:

吃芝麻、瓜子、南瓜子和坚果、坚果和植物种子中含有天然的脂肪,可以起到保护牙齿和抵抗细菌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够强健牙釉质,让这类人体最坚固的物资更加坚固。除此之外,坚果和种子中大多含有钙质,可以预防蛀牙。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jj/9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