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底渐近债市或进入牛尾行情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经济底渐近债市或进入牛尾行情
伴随着6月份步入尾声,上半年债券市场的运行已进入收官阶段。在市场预期阶段性的“分歧”与“趋同”中,近半年来债券市场不断盘升,“债牛”与“股熊”北京医治白癜风最好医院构成鲜明比较。货币政策宽松取向的逐步兑现与资金面的延续改进,和投资者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全球经济前景的负面预期等因素,共同造就了债市上半年的优秀表现。展望下半年,在实体经济有望逐步见底的背景下,趋势性行情特点预计将不再突出,偏于中性的投资策略或更具现实性。上半年犹疑中上涨回顾上半年债市的整体运行状况,从市场整体收益率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2年初,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和A股市场均出现风险偏好上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预期较为悲观,债券市场在1至2月份出现收益率水平震荡抬升的状态。而进入3月份以后,在风险偏好上升冲击告一段落以后,市场收益率在3、4月份和5月上旬转入窄幅震荡。虽然在此期间部分机构已开始预判货币政策将转向实质性宽松,但却未能在市场上赢得“广泛共鸣”。进入5月中旬以后,伴随着央行宣布年内第二度降准,市场收益率曲线出现1波“骤降”,短端收益率着落特别剧烈。在此进程中,虽然短端收益率急速下滑后曾出现一定反弹,但6月初央行宣布降息的消息再次打压债市收益率曲线全面向下,市场对通胀下行、货币政策全面走向宽松的预期,也由此达成了全面共鸣。从上半年债市运行的三个阶段来看,正是在投资者预期的分歧和心态的犹疑中,债券市场迎来了1波超出许多投资者预期的牛市。根据安信证券、日信证券等机构的研究,上半年债市上涨中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信誉产品涨势强于利率产品,短端收益率降幅强于中长端。从绝对降幅来北京医治白癜风看,2012年年初至今,以5年期AA级为代表的信誉产品收益率,从高点到低点着落约200基点,这乃至要高于该品种2010年的信誉债牛市中150基点左右的着落幅度。而在利率产品方面,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1年、3年、5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从2011年年末的2.72、2.86、3.04、3.42,降至2012年6月26日的2.36、2.60、2.96和3.37。经济什么时候见底是关键在货币进入全面宽松已成为市场普遍共鸣的背景下,对下半年债市的走向,其间分析机构普遍认为,“经济底”预计将超越前期市场对实质性货币放松的预期,成为左右债市运行的主导气力。浦发银行认为,虽然长时间来看中国经济潜伏增长率的着落不可避免,但是本轮经济周期基本见底的可能性较高,目前经济逐步由耽忧过渡到信心的重建。在这1期间,不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不出现波折,但降息说明政府对经济托底的宣示意义较明显,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较低。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实体经济整体依然处于筑底的进程中,而且没有体现出非常明确的恢复性上行趋势,因此利率产品收益率水平由此得到了低企的基础。但考虑到目前市场对下半年货币继续宽松的预期已十分一致,下半年实体经济的复苏节奏,对债市的影响将更加突出。海通证券等机构认为,下半年如有再次降息,那么长端收益率将在提早反应降息预期的情况下短暂快速下行,以后将在经济企稳的预期下缓慢上行。不排除在密集推出宽松政策的情况下,经济企稳预期盖过降息,中长期利率上行加速。中性策略或更稳健对下半年基础利率水平的波动和市场整体走向,中金公司等机构观点认为,近期流动性趋紧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只是暂时的,未来随着通胀的继续回落和降息降准的实行,收益率曲线将再次平坦化下移。因此对中长期利率债而言,每一轮收益率的回调都是较好的买入机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纵观近期多数大型券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最新研报,对下半年利率债持谨慎的观点,仍然占据主流。海通证券认为,下半年“利率债机会渐少而风险将会渐长”。海通认为,前一轮促增长遗留的流动性基础仍然不好,下半年通胀较易复发,如果通胀预期快于经济复苏,未来利率风险的启动将快于信用风险的改进。与此同时,宏源证券也指出,虽然下半年债券市场的牛市预计还会继续,但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可能来自于债券市场本身,目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偏低,其实不具有安全边际。在主流机构偏于中性的投资思路下,近期多家机构对下半年债市均给出了相对偏于谨慎的投资策略。日信证券表示,整体而言,短端利率的下行将系于资金面,而长端利率的下行将系于降息。虽然整体来看,下半年央行可能还有1至两次降息,但基础利率下行料将有限,投资者整体策略应以防御为主。在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建议配置具有票息优势的中低等级信誉债,从估值情况来看,则可选择持有目前仍有票息优势的银行间AA及AA-级企业债。浦发银行认为,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和市场对宏观经济信心的重建,债券市场投资策略可能应当逐步由进攻转向防御。整体的久期应当逐渐由久长时间向中短久期,结构上应当由利率债和高评级债向中低评级债。华泰证券也建议,下半年配置类需求可以短中期品种投资为主,具体包括短时间金融债、短融和中期中等评级的信誉产品。与此同时,对交易型机构而言,相对上半年,债市交易性机会相对较少,主要波段操作可能来自资金波动节奏和海外事件冲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