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是怎么引起的
2017-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牙周病的发生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宿主(即人体)和环境(主要是口腔)三者都有关。它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炎症破坏性疾病,病因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菌斑细菌是引发牙周病最首要的因素,但又受其他局部因素的影响和全身因素的调控;全身因素可降低宿主牙周支持组织对局部因素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宿主反应也是一极重要的因素。导致牙周病的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1、局部因素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牢固附着于牙面或牙龈表面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系。牙菌斑中的细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参与牙周破坏:①细菌侵袭以往除了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外,未发现细菌直接侵入牙周组织。一般认为在牙周炎早期,细菌本身并不直接侵入牙周组织,而是细菌的产物进入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组织破坏;②体内繁殖有毒力的细菌必须在宿主组织中繁殖方能致病。牙周组织和唾液、龈沟液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③抑制人体的防御机能致病菌主要是抑制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④损害牙周组织如果牙菌斑不除去,会在口中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破坏牙龈,新的牙菌斑又很快在粗糙的牙结石上形成,不断对牙龈产生破坏作用,易使牙龈红肿,牙齿间的牙龈沟开始病理性变深,形成“牙周袋”。发炎进一步加剧后便会向牙周深层组织蔓延,使牙周膜破坏,牙槽骨丧失,在牙根表面形成结石。若不治疗,牙周袋会越来越深,牙齿会开始松动,最后脱落。在牙周病的发病过程中,除了复杂的牙周微生物发挥作用外,机体的免疫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前面已经提到牙龈是整个牙周组织防御的屏障,牙龈的健康对于牙周组织的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牙龈的血液循环与牙龈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牙龈血液循环良好有利于增强牙龈的抗病能力。然而,机体的免疫反应是一把双剑,在早期阶段可能保护作用,但在长期的牙周病变过程中,会起破坏性作用,加重炎症。细菌尤其是厌氧菌作为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已经得到公认。各种牙周病的龈下标本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优势厌氧菌。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给细菌本身的营养与代谢提供了有利条件。口腔的环境是一个在正常情况下就有大量细菌的环境,我们把这些细菌称之为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正常菌群中各种不同细菌之间能和平共处,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引起牙周病。只有当这种平衡被各种因素打破时,才会引起牙周病。2、局部促进因素局部促进因素的存在会促进或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或造成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使之易受细菌的侵袭,或对已存在的牙周病变起到加重或加速破坏的作用。局部促进,因素主要包括:(1)牙石牙石表面常形成未钙化的菌斑,刺激牙龈造成炎症,且牙石的粗糙表面和多孔性结构也易吸附大量的细菌毒素,促进龈炎的发生。(2)食物嵌塞嵌塞的机械作用和细菌定植,可引发龈炎、龈出血、龈退缩、急性牙周膜炎、龈脓肿和牙槽骨吸收等。(3)咬合创伤改变了炎症扩散至牙周支持组织的途径,加重牙周破坏的程度并加快破坏速度。3、全身因素仅有菌斑微生物尚不足以引起牙周病,大量的研究揭示宿主反应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1)社会心理因素在现役军人、学生考试期间、药瘾发作、婚姻矛盾、生活受挫或精神紊乱等人群中急性坏死性龈炎发病率较高,学者们已明确精神因素是其诱因,与经济拮据有关的精神压力是成人牙周炎的明显危险指征。(2)遗传因素单纯遗传因素不会引起牙周疾病,但是宿主易感性(易于患病的可能性)是青少年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3)吸烟已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人群牙周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非吸烟人群,并且在牙周病病人中,吸烟人群的牙周破坏更加明显,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4)性激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有关的系统病如糖尿病,目前公认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的控制是取得牙周炎治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总之,牙周病是否发生,由细菌、宿主和环境三方面因素决定,当细菌侵袭与宿主防御之间处于平衡时,少量菌斑的致病作用可被宿主的防御功能所控制,仍可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当正常菌群间失去相互制约,或牙周微生物与宿主间失去平衡,便转变为生态失调,发生牙周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