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28个全国爱牙日主题口腔健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9月20日第28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公布,今年的主题为: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一、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2.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孕妇的口腔感染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3.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例如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艾滋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口腔病损,发生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4.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有利于促进口腔健康。5.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存在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精神压力等。二、口腔疾病可防可控可治6.龋病和牙周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牙菌斑的细菌及其产物是引发龋病和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菌斑微生物就不会发生龋病和牙周病。7.防控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洁治(洗牙)等。8.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是最主要的个人口腔维护方法。成人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点清除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菌斑,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儿童提倡用圆弧法刷牙,在儿童还不能流利地书写阿拉伯数字(6~7岁)之前,家长可帮助儿童刷牙。9.龋病和牙周病可防可治,定期检查、及早防治是关键。早期的龋病通过使用氟化物等措施可控制龋病的进展甚至治愈。早期的牙龈炎通过洁治和有效刷牙可治愈。10.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什么是定期口腔检查?

健康检查,即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已没有感觉到有病的情况下,进行的健康检查,而不是已明确自己有病,才去看病。

要求定期、而不是随意的。定期的时限标准随年龄而异,通常是:2~12岁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者,则每年检查一次;孕妇可每隔2~3个月检查一次。

定期口腔检查很有必要!

口腔的营养和温度都是各种细菌生长的最好条件,这些细菌会导致蛀牙龋齿、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对口腔健康检查,预防细菌的生长。

儿童应定期进行常规口腔健康检查

①检查有无龋齿、牙龈及口腔软组织健康状况、牙列和咬合情况以及牙发育情况等。

②对患有早期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充填治疗。

③实时进行防龋措施,如窝沟封闭、氟化物防龋。

④在对进行儿童口腔健康检查时,口腔医生还应对家长提供适当的口腔保健咨询服务,讲解并示范如何进行口腔及牙的清洁和护理。

儿童口腔检查必要性。儿童是蛀牙龋齿发生最高的年龄。很多儿童喜欢吃甜食,而且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一系列的口腔疾病就会产生。儿童需要及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避免蛀牙龋齿的发生,建议大家做窝沟封闭手术,彻底预防蛀牙。

孕妇口腔检查必要性。孕妇在怀孕期间有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怀孕期间由于雌激素的改变,牙周有作为性激素的靶细胞,容易患妊娠期龈炎。

老年人口腔检查必要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体硬组织、牙髓发生许多增龄性变化,如牙釉质及牙本质逐渐磨损、变薄、牙冠变短,严重者甚至磨损到接近牙颈部,使上、下牙之间的颌间距离减小;牙龈逐渐萎缩,牙槽骨生理性吸收,致使牙根外露,牙间隙变宽,牙齿松动。唾液功能减退,分泌量减少,流速减低,使口腔黏膜干燥,弹性减低,导致口腔自洁作用低下,从而易患口腔疾病。所以经常性的口腔检查对保持牙齿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查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jj/3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