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的口腔保健
2021-4-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准妈妈的口腔保健
对准妈妈来说,宝宝的到来是一件欣喜的大事,但在孕期,许多准妈妈可能遇到诸如牙疼、牙龈出血等问题。不仅困扰着妈妈们,而且有可能对宝宝们的健康造成影响,那么孕期容易出现哪些口腔问题?又该如何规避呢?
(一)龋病
龋病是很常见的一类口腔疾病。孕早期的妊娠反应会让准妈妈唾液量减少,再加上孕妇饮食次数增加、大量摄入糖类以及抵抗力下降等原因,会导致龋病发生或原有的龋病进展成为牙髓炎。一旦出现疼痛症状,不仅会影响孕妇心情,若服药不慎也会造成胎儿的发育问题。所以,在备孕期间,建议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对已经发生的龋齿进行治疗。孕期更要重视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使用牙线,餐后及时漱口都可以有效减少龋病的发生。
(二)妊娠期牙龈炎
妊娠期牙龈炎是在妊娠期出现特有症状的牙龈炎,通常出现在孕期前两个月。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常表现为牙龈乳头红肿明显,出血及口臭。严重者还会影响进食。对于妊娠期牙龈炎的预防,孕前的口腔检查是很重要的,如果本身就患有慢性龈炎,那么妊娠期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备孕期间医院进行洗牙并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牙线的使用,便于孕期菌斑的自我控制。
(三)智齿冠周炎
智齿,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磨牙,也是孕期折磨准妈妈的元凶之一。由于萌出位置不足,智齿常常难以正位萌出,更多的是被远中的龈瓣覆盖。龈瓣与牙面之间会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以及细菌容易在此聚集,再加上孕期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冠周炎,甚至进一步扩散引起间隙感染。对于冠周炎,孕期一旦发作,只能做暂时的冲洗,很少拔牙,所以在孕前就对阻生的智齿进行拔除可以避免妊娠期冠周炎的发生。
(四)孕期口腔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孕期的口腔疾病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早产、先天性疾病或出生时低体重,所以对于孕妇的口腔健康的重视不仅能保证母亲在孕期的心情以及营养摄入,对胎儿的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五)孕期口腔问题是否需要处理
我们提倡尽早解决口腔疾患,但并不意味着孕期不能进行口腔治疗。有的准妈妈担心治疗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即使出现了口腔问题也选择忍耐而不是就医。但实际上考虑到宝宝的发育,一旦出现口腔问题,应该尽早就医。只要由专业口腔医生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孕妇病史及身体状况后还是可以进行处理的。
(六)孕期口腔疾病的处理时机
在妊娠的前三个月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流产,口腔治疗仅限于急症处理。对于可以延期处理的治疗可推迟到妊娠中期的三个月进行。而妊娠中期是胎儿情况较为稳定的三个月,口腔治疗多选择在此期进行,只要注意动作轻柔,照顾孕妇情绪,就可以顺利的完成治疗。至于妊娠的最后三个月,子宫对外界刺激更敏感,所以此期的处理也比较简单,主要针对急症,暂时缓解症状,等分娩后才彻底进行治疗,贸然的进行操作有可能导致早产。所以孕期也可以进行口腔治疗,但存在许多限制,所以各位准妈妈们还是要注意孕期的口腔卫生维护,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七)准妈妈的口腔保健
因而,在备孕期间,应该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解决已经存在的口腔问题,并在孕期严格维护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孕期时为了避免口腔问题造成的伤害,要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上要均衡饮食,充足营养。营养摄入不均衡时,抵抗力会下降,口腔内原本存在的细菌就会趁机泛滥,容易引起蛀牙。不要吃太多酸性、含糖多、脂肪高的食物和煎炸食物,以健康的口腔状况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目前,口腔保健提倡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准妈妈们需要进行口腔保健,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朋友们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