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溃疡性龈炎自发出血牙龈疼痛
2016-10-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是局限于牙龈的坏死性炎症,最多为急性发作,故又称为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极易自发出血且疼痛。因在本病患者的病变处发现大量的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故又被称为“梭杆菌螺旋体性龈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前线战士中流行本病,故又名“战壕口”。坏死性溃疡性龈炎主要发生在青壮年、较贫困地区和国家的营养不良或患传染病(如麻疹、疟疾、水痘)的儿童。目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此病已很鲜见,在我国也已明显减少。
微生物:口腔内原已存在的梭形杆菌和螺旋体但因宿主的易感性和抵抗力降低,细菌大量增加或毒力增强侵入组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牙龈上皮及结缔组织浅层的非特异性急性坏死性炎症。
已有菌斑性龈炎或牙周炎:口腔卫生不良和已有的细菌引起的龈炎和牙周炎是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常见的危险因素。深牙周袋内或冠周炎的盲袋适合螺旋体和厌氧菌的繁殖,当存在某些局部组织的创伤或全身因素时,细菌大量繁殖,并侵入牙龈组织,发生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精神紧张:本病常发生于考试期的学生以及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患者,可能精神紧张导致的内分泌的改变使局部抵抗力下降。而精神压力又可能使患者疏忽口腔卫生、吸烟增多等。
免疫功能低下:一些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C缺乏)的儿童,或患消耗性疾病,如肿瘤、急性传染病、血液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易发生本病。艾滋病患者也常有类似本病的损害。
吸烟:据报告大多数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患者有大量吸烟史。
常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吸烟者多见。在不发达国家或贫困地区亦可发生于极度营养不良或患麻疹、黑热病等急性传染病的儿童。
本病起病急,牙龈重度疼痛,或有牙齿撑开感或胀痛感。
牙龈自发出血以及轻微接触即出血,晨起时枕头上有血迹,口中有血腥味。
由于组织坏死,有特殊的腐败臭味。
重度患者可发生颌下淋巴结肿大和触痛,唾液增多,低热等。
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开始时龈乳头充血水肿,在个别牙间乳头的顶端发生坏死性溃疡,上面覆有灰白色坏死物。龈乳头中央凹下如火山口状,病变迅速沿龈边缘向邻牙扩展,使龈边缘如虫蚀状,去除坏死组织后,乳头和边缘龈成一直线如刀切状,龈沟可溢脓或分泌液增多。
急性期:“洗牙”,轻轻去除大块牙石。
用3%过氧化氢液擦洗及含漱清除坏死组织。
重症者还需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每日三次,每次0.2g,服三天一般可控制病情。
全身还可给予维生素C等支持疗法,要充分休息。
口腔卫生也非常重要,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复发。并应戒烟。
急性期过后对原已存在的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炎进行牙周治疗,通过洁治和刮治术去除菌斑、牙石等一切刺激因素,必要时对外形异常的牙龈组织,可以通过牙周手术进行矫正,以利于局部炎症的控制和防止复发。
昆明白癜风正规医院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