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牙齿健康的好去处,遥遥给你们整理好了
2017-6-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天
第28个“全国爱牙日”
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关于牙齿的一些误区
你也有吗?
关于磨牙、漱口、补牙...这些观念必须改观念1:老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人老,牙不一定会老。牙齿松动只是缓慢的生理变化过程。如果牙齿保护得好,70多岁,牙齿仍然可以很稳固。其实,牙周炎和龋齿才是老人牙齿松动脱落的主因,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和龋齿很重要。观念2:人牙同鼠牙,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频繁啃过硬的食物,牙齿支持力会相应下降,易松动,导致咀嚼无力,外露牙根易受冷热和机械刺激发酸。更有甚者,可能导致牙折裂、牙创伤松动,长期习惯啃硬食物会造成牙体磨损过度,导致酸软、咀嚼无力。观念3:只漱口不刷牙,这是祖宗传下来的。
只漱口,清洁牙齿作用很差。“刷牙+牙线”才能很好清洁牙齿。即便做了固定义齿(假牙),也一定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除刷牙外,可用牙线清洁牙与牙之间的邻接面,以防牙齿发生龋坏(烂牙)、牙龈炎、牙周炎等。观念4: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
坚持刷牙也可能有牙结石、龈炎,所以有牙结石、医院洗牙。观念5: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掉完换全口假牙省事。
全口假牙效果差,特别是牙槽骨萎缩时,全口假牙易松动、咀嚼无力。一般牙齿缺失越多,修复(镶牙)效果越差。洗牙,就是清洗牙齿
作为一种重要的牙齿保健方式
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但是,还是有人对洗牙缺少了解
甚至对洗牙有一些误解
下面的5个谣言,你听信过多少?
误区一
洗牙会把牙缝洗大,把牙齿变松了
这算是关于洗牙流传最广、危害最大的传说了。大多成年人的牙齿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石问题,牙石又称牙结石,开始是乳白色的软垢,逐渐钙化变硬,也就是大块的硬的细菌。洗牙能把牙石清除,对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误区二
我每天早晚仔细刷牙!不用洗牙了!
即使是牙医自己,仅靠刷牙,也不能做到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这时候就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误区三
洗牙又酸又疼的!
第一次洗牙时,因为牙石积积存比较多,医生需要反复清洁,不适感也就要多一些;等以后定期洗牙时,牙石不多,清理起来就不那么难受了。
误区四
洗完牙后牙齿很敏感,怕冷还怕热!
洗过牙之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齿变得更加敏感,这表示已经患有或轻或重的牙周炎。洗牙仅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
误区五
洗牙后牙齿会变白
中国人的牙齿普遍微黄,洗牙并不是漂白牙齿,只能将牙齿上的牙石、色素、软垢等去除,还原牙齿本来的颜色。
保持口腔健康的小常识
一起来学习下
刷牙图解方法——
除了刷牙方法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牙齿,保持健康的口腔环境——
第一,正确咀嚼;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如果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易发生另一侧组织萎缩,使面容不端,影响美观。
第二,剔牙;进食后食物残渣在牙缝里产生的大量细菌,会腐蚀牙齿,应及时将嵌入牙缝的食物剔出。剔牙时应选用优质牙签或牙线,不要使用发夹、火柴棍、别针及铁丝。
第三,漱口;漱口应在进食后立即进行,可用清水、茶水或淡盐水漱口,对清除口腔内残留食物和怪味非常重要。漱口时应双唇紧闭,用力吮吸和鼓腮各30~50次。也可数次换水进行。
第四,叩齿;能促进血脉畅通,坚固牙根。保护牙齿。具体方法:口唇微闭,上齿与下齿适力相叩,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次。
第五,防外伤;运动不当容易导致牙外伤,如牙齿断裂、移位和脱臼等,因此,在儿童运动中要加强保护,避免牙外伤。
第六,忌烟酒;吸烟喝酒有损牙齿的健美,因为尼古丁、酒精等都有非常强的腐蚀性,所以应忌烟酒。
第七,纠正不良习惯;有些小孩由于有吮手指、舔牙、咬嘴唇、咬铅笔,成人用牙齿咬启酒瓶盖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造成牙齿畸形,应彻底改掉。
当然,自己注意的同时
医院定期检查哦
医院
遥遥已经为你们整理好啦——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