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牙龈出血的常用应对方法
2017-3-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牙龈出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口腔问题,是指牙龈自发性的或由于轻微刺激引起的少量流血。轻者表现为仅在吮吸、刷牙、咀嚼较硬食物时唾液中带有血丝,重者在牙龈受到轻微刺激时即出血较多甚至自发性出血。
一般而言,牙龈的慢性炎症是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故牙龈出血多见于牙周炎和牙龈炎患者;但有时也可以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这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引起牙龈出血的一些因素:
因素一:菌斑、牙石的局部刺激。菌斑、牙石的聚集,可由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等引发,引起牙周组织炎症,如菌斑性牙龈炎、牙周炎等。
因素二:局部组织过敏。局部接触过敏原时,引发过敏反应,波及牙龈时,牙龈红肿极易出血,如浆细胞性龈炎。牙龈外伤及牙周手术。
因素三:内分泌的改变。如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及牙龈瘤。
因素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肿瘤等。吸烟、抗凝血药物的服用等。
(牙齿结构示意图)
牙龈出血可分为被动性出血和主动性出血(自发出血)。
一、被动性出血:主要表现为在刷牙、进食、吸吮时,牙龈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渗血,血量少,多在唾液中可见有血丝或所吃食物上及牙刷毛中有血液染色,经过冷水含漱后可自行停止。
二、主动性出血(自发出血):指轻微刺激可引起牙龈大量出血,或者无任何刺激时牙龈出血,出血范围广泛,量多且不易止住,这种症状往往和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有关。
牙龈出血常伴有口臭。
专家建议:发生牙龈医院就医,请医生鉴别一下是由于口腔局部不洁所致的牙龈炎,还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的牙龈出血。明确诊断,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
牙龈出血,需要针对性的治疗
轻度牙龈出血,洗牙可轻松解决。洗牙是针对清除牙齿结石部份,因为牙结石更容易造成牙菌班的堆积,造成牙龈炎、牙龈出血,牙周病。所以去除牙结石是医疗行为。当然在治疗的同时,齿颈部,邻接面的结石去除掉了,牙齿也会有美白的表现。
牙周疾病所导致的牙龈出血,需采用龈下刮治术进行治疗。炎症持续恶化,牙周袋更为深入,用指尖挤压就会出血、流脓、牙槽骨与牙周韧带被破坏,此时已为牙周病,需要接受治疗。
牙好君曰:
平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早晚正确刷牙、牙线、牙签的合理使用、定期的牙周检查及牙周支持治疗;戒烟、增加蔬果摄入量等,是预防牙龈出血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