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温度计打碎之后,我的手指凸起了几个小

2021-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不久前,呼吸时间发布过一篇文章:电子体温计VS水银体温计:究竟哪个更准确?

看罢文章,有丁香园站友认为:水银体温计不安全!

水银体温计的安全隐患有多大?让我们从一则病例说起。

一不小心,打碎了水银温度计

JHandSurgAsianPac曾发表病例:

一名42岁女性因「左食指异物感」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表示个月前在给女儿量体温时不慎打碎水银温度计,当时皮肤被刺伤,但自觉并无大碍未就诊。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汞浓度25.7μg/L(正常范围4.99μg/L),尿汞浓度4.2μg/L(正常范围50μg/L)。

查体、影像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患者左食指第二掌指关节桡侧疼痛

图2X片可见皮下线状高密度影

图3行手术切开肉芽肿,发现许多细小闪亮的水银滴

术后5个月复查,X片未见水银残留,其血汞恢复正常水平。

水银(汞)中毒,有什么表现?

汞元素可见于牙科银汞合金、体温计、荧光灯、电池与某些染料。金属汞中毒,主要是吸入挥发的汞蒸气所致。

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剂量以及暴露时间相关。所有形式的汞元素均有神经毒性,一般分为3种形式:

.金属汞中毒

金属汞胃肠道吸收较差(少于摄入量0.0%),主要通过吸入汞蒸气进入肺泡,肺并且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金属汞具有高度脂溶性,透过血脑屏障后可在脑中聚集导致神经毒性,汞暴露后多年仍可在脑组织中存在。

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可致咳嗽、畏寒发热与气短,可有恶心呕吐与乏力,甚至进展为严重急性肺损伤、呼吸衰竭与肾衰竭。

长期吸入低浓度汞蒸气:典型表现为震颤、牙龈炎、精神神经症状三联征。

2.无机汞中毒

无机汞(Hg+或Hg++)可致胃肠道与肾脏毒性,常见于不合格化妆品、牙粉经皮肤粘膜吸收、服用氯化汞防腐剂。

急性摄入后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随后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与肾衰竭;慢性暴露表现为异常兴奋、肾功能障碍与神经系统表现,如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视野缩小、震颤与谵妄。

3.有机汞中毒

有机汞中毒(甲基、乙基、烷基或苯基)主要是致畸。

人类首次认识到有机汞中毒是日本「水俣病」事件。大量排入水俣湾,致使喜好食用鱼类的当地人纷纷中毒。

水俣病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构音障碍、震颤与隧道视力,可进展甚至死亡。中毒母亲生下的小孩则是「先天性水俣病」,表现为智力发育迟滞、肢体畸形、癫痫与小头畸形。

图4日本水俣事件(图片来源网络)

水银温度计碎了,该如何紧急处置?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认为:

家用温度计的水银含量是0.5g,对于一个面积80m2、高2.5m的房间,一支温度计的水银完全挥发后,空气中水银量是2.5mg/m3(美国气态水银安全标准的00倍)。

EPA推荐在正确收集液态水银后,至少「通风」24小时。建议如下:

戴好长筒手套保护手部,用沾水棉签收集散落的液态水银,然后密封进装水的塑料瓶防止挥发,以医疗废物处理。

千万不可直接倒入马桶等,以免重蹈「水俣」覆辙。

地板可撒硫磺粉处理,千万不要用吸尘器吸除散失的水银,会加快水银挥发。

图5EPA清除居民家庭水银泄露(图片来源网络)

汞中毒,如何治疗?

.对症支持

脱离暴露源:吸入汞蒸气后呼吸支持是关键,食入无机汞盐后需要液体复苏,通常是生理盐水,以促进血管内排出。

如有无尿肾衰竭则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血透与腹透清除汞复合物效果较差。

2.螯合剂治疗

螯合剂治疗可增加尿汞含量。

口服二巯基丁二酸(DMSA)耐受性总体较好。如无口服制剂,则可用二巯基丙醇(禁忌证:甲基汞中毒,可促进汞进入大脑)。

3.预后

不管什么类型的汞中毒,其所致的神经毒或不可逆,特别是有机汞中毒往往是延迟诊断的。

金属汞与无机汞所致的急性肾衰竭部分可恢复。也有报道称,脱离暴露并予螯合剂治疗后,肢端痛可完全恢复。

打碎温度计后,医生的反应是什么?尽在阅读原文

好文推荐

「蜂蜜止咳」怎么回事?用法大有讲究

静点白蛋白后「常规」用速尿?我和领导意见不一

病死率00%!狂犬病疫苗这个问题需谨记

五年过去了,你还在用「羟乙基淀粉」吗?

主任提问:休克补液,为什么「先盐后糖、先晶后胶」?

编辑:干舒蕾

投稿及转载:gansl

dxy.cn题图:Shutterstock

参考资料:.JHandSurgAsianPacVol.Dec;22(4):59-.2.Goldman-CecilMedicine25th

打碎温度计后,医生的反应是什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fx/12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