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医生林杏林从ldquo齿rdq
2021-4-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怎么会得 http://www.sjqbdf.com/m/
白皙的皮肤,专注的眼神,灵巧的双手,娴熟的操作……工作中的林杏林医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认真。没想,摘下口罩和护目镜的她却是一个大大咧咧,性格活泼且十分幽默的女生。因性子随和又讨喜,患者都喜欢跟这位“牙医小姐姐”多聊上几句。
出生于“90后",虽然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显小,但是安溪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的林杏林实则已从事口腔行业近10年。
从城市来到县城
她说: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今年刚好是林杏林从医第十年,她感恩表示“人生处处遇贵人”。在年之前,林杏林在泉医院、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口腔科工作,遇到了陈永强主任及庄文捷主任两位恩师,不仅手把手教学示范,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也敢于放手给她成长的土壤,让林杏林在牙体牙髓病的诊治、固定义齿修复、儿童及成人口腔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之后因考虑到兼顾家庭,林杏林决定跟随丈夫回到县城并进入安溪妇幼口腔科工作。从城市到县城并没有让她感觉有落差,她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医生到哪儿都要守住初心,全心全力为患者服务。
全家总动员战“新冠”
“牙医主播”为患者线上看诊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华夏大地四面楚歌。当卫健领域广发“援鄂征集令”之期,林杏林也毫不犹豫就报名了。虽没被选上,她又立刻加入院内一线预检分诊队伍。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患者不便寻医,下班后林杏林还开起了“直播”,在线上为患者做咨询、做科普,积累了不少“粉丝”。
值得一提的是,林杏林的丈夫李坤泉与公公都属于交通防疫检疫组,为防控疫情,从春节开始,每天都早出晚归严守各个交通要塞,不辞辛苦;而她的婆婆,则一个人扛了这个小家的后勤,洗衣做饭带小孩,任劳任怨。正是像林杏林这样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个个平凡的小家,挺身而出为老百姓建起一道安全防疫线。
对自己提出“三个条件”
致力让患者笑口常开,吃嘛嘛香
在林杏林心目中,一名合格的牙医需要具备三个这样的条件:“一准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二治疗效果长期有效;三在患者需要的时候能随时对应。”她认真说道,“医院的口腔医生,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有多少客人,获取多少经济效益,而是切实为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能笑口常开,吃嘛嘛香。”
这天,林杏林医生刚打算下班,一位在私人诊所做了烤瓷牙的年轻患者找到了她,让帮忙“拆冠”。仔细询问了解到该患者也是上个月刚做完的根管治疗并带的牙冠,因为治疗不彻底,加上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导致近几天夜里“牙疼得要命”。
帮患者拆冠并根管再治疗结束已是7点多,科室里也只剩下林杏林一人。林杏林坦诚告诉笔者,“牙医都不爱拆冠,镶嵌好的牙冠是通过特定的牙科材料粘接固定住的,取下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到口腔里其他组织,拆冠需格外仔细,耗时也很长,当然也不赚钱。但是我必须对得起我的‘饭碗’,这是我的专业我的擅长,患者有需要就不能拈轻怕重,能做的一定要去做,不然心里不舒服。”
从不拈轻怕重的事情还有很多。特别是身为妇幼口腔科医生,患者有很多孕期的准妈妈。孕妇更容易发作口腔问题,用药需更谨慎,处理起来更棘手。有一回已是凌晨,一位院内待产孕妇出现牙疼、牙出血、脸部肿胀,考虑孕妇身心敏感脆弱,林杏林医院,为该孕妇治疗。为了让孕妇治疗时更舒适一些,林杏林大多是使用强迫体位来进行工作,孕妇怎么舒适怎么来,由医生调整配合。
“孕妇的口腔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给腹中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如果患有严重牙周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发生流产、早产或低体重儿的几率将远大于口腔健康的孕妇。作为医生,我明知道的道理,就不能有一丝侥幸心理。”林杏林说,“稳”必须放第一位,才能谈如何治疗。
早上8点上班,已有多名患者在等候;中午经常要加班,吃饭只能快速解决只为不让患者多等候;傍晚6点半送走当天最后一位患者,活动身躯准备收工回家……这基本是林杏林医生每天的工作日常。医院的口腔科“业务繁忙”是常态,她却始终能在忙碌中保持着最佳状态,以微笑服务每一位患者。
致力做县内“儿牙开荒者”
每年发出“口腔检查记录表”3万份
“我曾经多次前往省内外参加口腔领域相关学术会议,发现越是城市越发达,儿童口腔保健工作(以下简称“儿牙”)做的越好。但是在安溪,儿牙却没有真正做起来。首先,家长不够重视;其次,县内的牙医们包括公立或是私立,并没有形成统一战线;最后,儿童有强烈情绪反应,需要更多耐心与技巧,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往往让很多牙医望之却步。”明知儿牙之难,林杏林却非要“钻牛角尖”——我们科室要做县内“儿牙开荒者”。
每年,安溪妇幼都要负责县内6家公立幼儿园的每年2次入园体检,其中口腔科作为负责体检的主体科室之一,每年都要发出儿童“口腔检查记录”接近3万份。然而,回执并不理想。“虽然发出去有3万份,但是拿回来的可能只有几十份。”林杏林却还是信心满满,“我们仍会坚持下去。”
曾经有一个家长看过孩子带回家的“口腔检查记录”后,带着6岁的孩子来看牙。这位小患者因为牙疼嚎哭不止,半边脸严重肿胀,检查一看乳牙几乎“全军覆没”,更糟糕的是,旁边尚未完全萌出的恒牙也开始蛀了。于是,林杏林医生为孩子的乳牙添加了一道保护伞——“预成冠”,不仅可以保护牙齿并加强牙齿的强度,确保乳牙正常健康地被恒牙替换,材料也很经济实在。治疗之后,小患者总算不哭不闹了,烂掉的乳牙得到了修复,恒牙也得到了保护,但是小小年纪,孩子已经带上了半口“金牙”。
那么,为何特别强调是“儿牙开荒”?林杏林说,因为儿童有特有的牙科问题存在,成人牙科的处理方式,不一定适用于儿童。目前妇幼口腔科开展的儿牙项目有口腔卫生指导、牙齿复形、齿髓处理(俗称抽神经)、牙齿外伤处理、涂氟、窝沟封闭、不锈钢牙套、儿童义齿、空间维持器、咬合引导及儿童正畸等。
为了“哄”小患者,林杏林还自费买了许多小玩具,作为对“勇敢宝宝”的特殊奖励,不仅让小朋友治疗的时候分散注意力,也能消除对牙医的恐惧,真正做到了“让孩子自愿张开嘴。”接下来,林杏林表示会加强儿牙科普工作的多形式开展。
希望能进修“种植”
将技术学起来、带回来
今年以来,林杏林一直在计划进修事宜。从业多年,她愈发觉得个人专业能力有所受限,求学欲望日益增涨。
特别是在不久之前的一个中午休息时间,门诊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年患者,得知该患者是因为口腔问题导致无法进食、夜不能寐却不知道如何就医的时候,林杏林赶紧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跑到了门诊亲自把该高龄患者接了上来检查和治疗。
“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舍得花钱来看,一嘴巴子都是问题,比如牙齿缺失没有及时补上导致牙龈萎缩,残根烂在牙龈里,补过的修复体又掉了,严重的牙周炎……让人看着很心疼。”之后,林杏林通过帮助老人家处理残根、残冠、去除不良的修复体,以及后期多次治疗其牙周疾病,如今这位因为多年口腔疾病而身体消瘦的老人总算也能好好地吃一些流食了。
针对这样的形象病例,林杏林心有惋惜,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普遍不理想,远达不到世卫组织“”的标准,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我接诊过的高龄患者,基本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牙齿种植无疑是牙齿缺失的老年人的最佳选择,当然也是年轻人倾向的补牙方式。
“安溪妇幼口腔科目前在牙齿种植方面仍处于空白阶段。我非医院口腔科跟师进修的机会,进一步将儿牙方面的专业技能加强,最重要的是,能将牙齿种植的技术学起来,带回来。”
最后,林杏林认真说道,“当了十年牙医,我越来越喜爱自己的职业。口腔科虽是小科室,操作空间仅方寸之地,却有很多精细技术仍需我不断去学习,去成长。十年之后的我将不忘初心,以‘空杯’的心态再次起航。”
医生简介林杏林,口腔执业医生,年毕业,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多年,医院、泉州市医院口腔科工作,有10年丰富临床经验,多次参加全国口腔专业学习班。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泉州市牙医师协会会员。擅长牙体牙髓病的诊治、固定义齿修复、儿童及成人口腔保健。
科室简介安溪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于年5月开诊,是全县首家儿童口腔诊室,集口腔疾病预防、保健、诊疗为一体。配备多台进口口腔综合治疗椅、一台瑞丽(RAY)CB口腔CT等,消毒隔离方面具有三级预真空高压灭菌消毒炉、手机清理护理机、超声器械清洗机、模型消毒机等医疗设备。口腔内科
长期开展牙体牙髓病诊治、根管治疗、牙齿缺损美容修复、牙周病洁牙喷砂等口腔内科疾病诊治。口腔颌面外科
长期开展微创复杂牙及阻生牙拔除术、颌面部外伤清创等口腔颌面外科治疗。口腔修复
擅长针对各类牙齿缺失、牙列缺损缺失的修复,如活动义齿修复、精密附着体修复、全瓷牙、贵金属烤瓷牙等固定修复等。口腔正畸
开展早期干预预防颌骨发育不良、牙齿错合畸形,采用各种现代矫治技术进行成人及青少年牙列不齐矫正治疗。
整理编辑:汪大宝
*1.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转载请注明出处:泉州医声
3.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