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黑三角患者的二次手术治疗
202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上篇文章中,笔者为一位因牙周炎导致上颌中切牙严重黑三角影响美观的患者进行了三明治截骨术+下颌外斜线取骨移植+结缔组织移植+隧道手术,
第一次手术前口内照如下:
第一次手术的过程简单的回顾如下图:
第一次术后两周复查:
术后两周A区腭侧供区愈合良好
术后两周D7远中及颊侧取骨区域伤口愈合良好
术后24天复查,如下图:
第一次手术前后对比如下图
第一次手术明显的改善了A1B1之间的黑三角,同时A1B1尤其是B1唇侧龈缘的高度也有所改善,术前A1B1邻接点到龈乳头尖端测量的距离为10mm左右,术后两周测量A1B1邻接点到龈乳头尖端测量的距离为6mm左右,也就是说龈乳头高度增长了大约4mm左右,术前B1唇侧釉牙骨质界明显外露,而术后B1唇侧龈缘明显覆盖到了釉牙骨质界的高度,A1的牙龈高度也有所改善,A1B1唇侧牙龈的曲线也有术前的平直的形态变成了明显的扇贝形的形态。
第一次手术后24天后,为患者进行第二次手术。术前情况:
为了进一步改善A1唇侧牙龈的高度,进一步改善黑三角的问题,决定从B区腭侧获取结缔组织进行进一步软组织增量,但是龈乳头区域植入结缔组织血
供较差,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血供,本次手术采用从B区获取带蒂的结缔组织瓣;为了进一步改善A1B1唇侧牙龈高度,决定将取长的带蒂结缔组织瓣使其能从A1B1腭侧穿过邻接点下方,到达A1和B1的唇侧。而为了改善受区的血供,在A2-B2唇侧采用隧道手术,其腭侧采用了保留龈乳头的半月形切口,为了增加血供,采用了半厚瓣翻瓣技巧,但是操作难度也相应增加。
下图为B2-B7腭侧获得的带蒂的结缔组织瓣
将带蒂的结缔组织瓣通过腭侧的隧道用缝线牵引到受区的唇侧,如下图:
将该结缔组织瓣裁成两条,分别通过隧道植入到A1B1唇侧,如下图:
最后缝合关闭供区和受区,由于植入了结缔组织瓣,因此伤口关闭存在张力,在唇侧进行减张后,缝合如下图:
目前患者黑三角治疗的所有手术均已完成,患者正在考虑下一步的正畸或修复治疗计划中。
二次手术后愈合后的结果我将在复查后及时更新发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