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共同行动年全国肿瘤
2021-4-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307/4781955.html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万,死亡病例超过万,防控形势严峻。其中,口腔癌是常见癌症之一,病理类型复杂,90%以上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癌变所致。常见的口腔癌有:舌癌、牙龈癌、颊癌、口底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唾液腺癌、唇癌等。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口腔癌的诱发原因、预防措施、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口腔癌的常见诱发原因
吸烟、嗜酒、咀嚼槟郎是诱发口腔癌的危险因素,此外,口腔卫生差、局部的慢性刺激(例如尖锐的牙根、牙尖、牙齿边缘、不合适的假牙等)、病毒感染等,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口腔黏膜病也常常容易转变成口腔癌。目前口腔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二、口腔癌的预防措施
建议戒除不良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嗜酒、不嚼槟郎,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去除局部慢性刺激。因为口腔癌病因不明,有很多年轻的、无不良嗜好的、口腔卫生做得很好的人,也会患口腔癌。所以,既要重视预防,也不能忽略早诊、早治。
很多口腔癌位于口腔浅表位置,患者有感知、能看见,可摸到。如能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不仅治愈率非常高(早期患者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而且治疗的后遗症小,对进食说话等功能影响也不大。
三、口腔癌的常见临床症状
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溃疡位置固定,去除创伤等因素,观察两周未愈,超过三周未愈合的口腔溃疡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逐渐增生的肿块:典型者为菜花状,还可以有赘肉、鼓包、硬结、隆起、重物。口腔癌若有颈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渐长的肿物。
黏膜颜色的改变:白色、红色、黑色或蓝色的口腔黏膜斑块或肿块、常无症状。
程度不等的疼痛:一般比牙痛症状轻,可定位、可忍受,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进食和言语时,疼痛可能加剧,冷热温度变化不加重。
异常的牙齿松动:经口腔医师检查后,排除了牙周病、咬合创伤等因素所导致的单个或多个牙齿松动,会有口腔癌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张口受限(排除智齿引发的炎症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口腔出血(排除了牙龈炎、牙周病所致)、唇舌运动感障碍(例如伸舌困难、歪斜,说话或吞咽困难),长期佩戴的义齿,出现义齿不合适等,均有可能是口腔癌所致。
四、口腔粘膜疾病常转变成口腔癌
有部分口腔癌是从口腔黏膜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常见的包括黏膜白斑、红斑、粘膜下纤维化、疣状增生、扁平苔藓等。临床表现为长期的口腔黏膜溃疡与口腔黏膜颜色改变。这些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发展成癌。症状较轻,存在时间长,患者也已经适应;到医院就诊,医生们也告知以“不会是癌”。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不知不觉向口腔癌转变。到患者求治时,很多也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因此,单发的、局限性的癌前病变,条件允许建议手术切除,以绝后患。多发和/或大面积的癌前病变,要配合专科医师,严密监视。有患者很细心,每个月请家人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动态对比着追踪,敏感地发现了早期癌变,争取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发生在口腔、面部、颈部的任何改变,或者监视中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发生变化,要及时咨询专业的口腔医师。一般情况下,口腔医师能够甄别常见的口腔疾病与口腔癌。如果是口腔癌,患者需要及时到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外科医师处治疗。
五、得了口腔癌,怎么治疗
口腔癌发展很快,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治疗原则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晚期口腔癌应该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口腔癌的诊断,必须依靠活检。对有前面所诉口腔溃疡、肿块或粘膜病基础上的恶变,应及时就医,取得病理结果,明确诊断。在诊断明确之后,医院就诊,以便进行专业的治疗,切忌观望犹豫及保守治疗。
口腔癌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追加术后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口腔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以手术为例,口腔癌手术主要是原发灶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缺损修复重建。对发现较早病灶较小的口腔癌只需病灶扩大切除即可,对进食、说话等口腔功能及外貌影响较小。
错过了早期治疗,对中晚期患者,也不必灰心,也应该积极有效的治疗。口腔癌早期易通过淋巴系统转移,最常转移到颈部。这时的手术治疗通常需要行原发病灶、口底或颌骨及颈部淋巴的联合根治。手术切除下来的颈部淋巴结组织,经病理分析证实被癌细胞侵犯时,需追加放化疗。此外,原发灶大小、手术切除的安全范围评估、癌灶厚度等也是考虑术后辅助放化疗的因素。
口腔癌根治术后往往造成颌面部巨大的器官及组织的缺损,严重影响面部的美观及口腔生理功能,如咀嚼、吞咽及说话等。不过可喜的是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最近数十年,修复重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及神经的吻合移植自体组织瓣,包括:皮瓣、骨瓣、脂肪瓣、筋膜瓣、神经等,进而重建颌面部各缺损器官及组织的外形及功能,使口腔癌手术患者有比较满意的外观,比较良好的进食、吞咽、咀嚼等功能。
图文:口腔颌面外科、医政科
编辑: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