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日练附答案解析
2020-9-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药
(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药物在体内分布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水溶性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向脑脊髓转运
B.药物蓄积在脂肪组织可起到贮存作用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C.药物的选择性分布取决于生物膜的转运特性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随着胎儿的长大,血-胎屏障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
E.合并用药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可导致药物分布的改变
(中药一最佳选择题)2.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称为
A.生物半衰期
B.溶出度
C.生物利用度
D.绝对生物利用度
E.相对生物利用度
(中药二配伍选择题)
A.10~20g
B.3~6g
C.2~5g
D.0.5~1.5g
E.0.1~1.0g
3.雷公藤,制粉或胶囊,每次用量为
4.香加皮,入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
(中药综合最佳选择题)5.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的常见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灰
D.黧黑
E.苍白
(中药综合最佳选择题)6.牙龈红肿而痛,多属
A.阴虚火旺
B.肝火上炎
C.肺经有热
D.脾经火热
E.胃火上攻
(药事管理与法规配伍选择题)
A.首次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
B.已受理注册申请的新药
C.已过新药检测期的国产药品
D.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7.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所有不良反应的是
8.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是
//////////下滑查看答案//////////=
=
=
=
=
=
=
=
(中药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药物在体内分布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水溶性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迅速向脑脊髓转运
B.药物蓄积在脂肪组织可起到贮存作用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C.药物的选择性分布取决于生物膜的转运特性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随着胎儿的长大,血-胎屏障对药物的通透性增加
E.合并用药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结合可导致药物分布的改变
A
本题考查的是药物在体内分布影响因素。血-脑屏障与血胎屏障:通常水溶性药物很难透入脑脊髓,而脂溶性药物却能迅速向脑脊髓转运。病理状态,如脑脊髓炎症时,血-脑通透性增加。在母体循环与胎儿体循环之间存在着血-胎屏障。血-胎屏障的作用过程与血-脑屏障类似。多数药物靠被动转运通过胎盘。随着胎儿的长大,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孕妇严重感染、中毒或其他疾病时,胎盘屏障作用降低。选项A正确当选。
(中药一最佳选择题)2.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称为
A.生物半衰期
B.溶出度
C.生物利用度
D.绝对生物利用度
E.相对生物利用度
C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利用度的概念。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选项C正确当选。
(中药二配伍选择题)
A.10~20g
B.3~6g
C.2~5g
D.0.5~1.5g
E.0.1~1.0g
3.雷公藤,制粉或胶囊,每次用量为
答案:D
解析:考查雷公藤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木质部10~25g,带皮根10~12g,文火煎1~2小时;制粉或胶囊,每次0.5~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制成酊剂及软膏用。
4.香加皮,入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
答案:B
解析:考查香加皮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浴。
(中药综合最佳选择题)5.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的常见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灰
D.黧黑
E.苍白
C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青为寒凝气滞,经脉瘀阻的气色。盖寒主收引,寒盛而留于经脉,则经脉拘急不舒,阻碍气血的运行,或气滞而凝,或血阻而瘀,都可使面色发青,甚至出现青紫色。如阴寒内盛,心腹疼痛,可见苍白而带青的面色;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气虚血瘀所致。又有小儿高烧,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中药综合最佳选择题)6.牙龈红肿而痛,多属
A.阴虚火旺
B.肝火上炎
C.肺经有热
D.脾经火热
E.胃火上攻
E
望龈,应注意其色泽的变化。胃之经脉络于龈中,龈色淡白者,多是血虚不荣;红肿者,多属胃火上炎;牙龈出血,而红肿者为胃火伤络;不红而微肿者,或为气虚,或为虚火伤络。
(药事管理与法规配伍选择题)
A.首次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
B.已受理注册申请的新药
C.已过新药检测期的国产药品
D.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7.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所有不良反应的是
A
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或首次获准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报告所有不良反应;选项A当选。
8.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是
C
其他国产药品和首次获准进口5年以上的进口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选项C当选。
西药
1.(西药一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地西泮与奥沙西泮的化学结构比较,奥沙西泮的极性明显大于地西泮的原因是
A.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酰胺基团
B.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烃基
C.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氟原子
D.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羟基
E.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氨基
2.(西药一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利培酮的半衰期大约为3小时但用法为一日2次,其原因被认为是利培酮代谢产物也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利培酮的活性代谢物是
A.齐拉西酮
B.洛沙平
C.阿莫沙平
D.帕利哌酮
E.帕罗西汀
A.洋地黄毒苷
B.利多卡因
C.阿托品
D.哌替啶
E.考来烯胺
3.(西药二练习题配伍选择题)能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是
4.(西药二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易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蓄积的药物是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淋巴细胞减少
E.红细胞增多
5.(西药综合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湿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会出现
6.(西药综合练习题配伍选择题)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群,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会出现
7.(西药综合练习题配伍选择题)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会出现
A.首次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
B.已受理注册申请的新药
C.已过新药检测期的国产药品
D.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8.(法规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所有不良反应的是
9.(法规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是
//////////下滑查看答案//////////=
=
=
=
=
=
=
=
1.(西药一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地西泮与奥沙西泮的化学结构比较,奥沙西泮的极性明显大于地西泮的原因是
A.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酰胺基团
B.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烃基
C.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氟原子
D.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羟基
E.奥沙西泮的分子中存在氨基
答案:D
解析:地西泮在体内代谢时,3位引入羟基,增加其分子的极性。选项D正确当选。
2.(西药一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利培酮的半衰期大约为3小时但用法为一日2次,其原因被认为是利培酮代谢产物也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利培酮的活性代谢物是
A.齐拉西酮
B.洛沙平
C.阿莫沙平
D.帕利哌酮
E.帕罗西汀
答案:D
解析:利培酮活性代谢物(加-OH)(药用外消旋,半衰期更长)。
A.洋地黄毒苷
B.利多卡因
C.阿托品
D.哌替啶
E.考来烯胺
3.(西药二练习题配伍选择题)能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是
4.(西药二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易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蓄积的药物是
CA
1.及时进行地高辛过量者的救治,对轻度中毒者可及时停药及利尿剂;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葡萄糖注射液;对异位心律者可静脉注射苯妥英钠;对心动过缓者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2mg。2.洋地黄毒苷:经肝脏代谢,受肾功能影响小,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消除缓慢,有蓄积性。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淋巴细胞减少
E.红细胞增多
5.(西药综合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湿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会出现
答案:C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①过敏性疾病;②皮肤病与寄生虫病(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③血液病;④药物:头孢类药物;⑤恶性肿瘤;⑥传染病;⑦其他,选项C正确当选。
6.(西药综合练习题配伍选择题)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群,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会出现
答案:E
解析: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①相对增多:血液浓缩——呕吐、出汗、大面积烧伤。②病理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患者。③真性红细胞增多: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选项E正确当选。
7.(西药综合练习题配伍选择题)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常会出现
答案:D
解析: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免疫缺陷病、接触放射线等。选项D正确当选。
A.首次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
B.已受理注册申请的新药
C.已过新药检测期的国产药品
D.处于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8.(法规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所有不良反应的是
A
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或首次获准进口5年以内的进口药品,报告所有不良反应;选项A当选。
9.(法规练习题配伍选择题)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应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是
C
其他国产药品和首次获准进口5年以上的进口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选项C当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