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国庆舞进京城
2016-4-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英歌舞 国庆舞进京城
“双龙摆尾”、“八卦螺旋”、“落地梅花”……在鼓点、螺号声中,22名泥沟少年如猛虎下山,粗犷多变的阵法、漂亮灵动的槌花让人目不暇接。本月底,土生土长的普宁市泥沟少年英歌舞队将以飒爽英姿舞进北京,参加国庆首都游园活动文艺演出。
神气的鼓手张荞
白癜风遗传俨然是“梁山好汉”
铿锵有力的舞步
非主角,吹起螺号来一样卖力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普宁英歌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英歌舞之乡”,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中梁山泊好汉元宵节大闹大名府的故事,它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其中泥沟村的英歌舞尤以独特的“双槌”、“活槌”和独创的套路阵法吸引人。
泥沟的少年自幼耳闻目睹,将英歌舞当做家常便饭玩着,夏日晚餐后,孩子们丢下碗,拿起筷子当做英歌槌,舞着“槌花”,三五成群跑到榕树下就你追我逐,别看是玩,那手脚配合的动作可是“钩脚”、“飞鹰”之类的路套。
在泥沟村,谁家的孩子被选入英歌队可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打鼓的张荞,家里世代都是村里英歌的佼佼者,他四岁时,父亲就专门从潮州买来了锣鼓,张荞学着玩着,竟敲破了两个质地上乘的鼓,却练就了一手好工夫,他打的鼓点强弱有致、快慢结合,指挥着全部少年英歌队,11岁的他技艺已不亚于成年英歌队的鼓手。
昨天下午,在泥沟村看到,22名10至11岁的男孩已将赴京汇演的《少年英歌舞》操练得出神入化,张丹填、张锦涛和张荞分别扮演了时迁、李逵和宋江,虽还是稚气未脱的年龄,但三人舞起英歌来,俨然一副“梁山好汉”的气势,他们遒劲有力的动作调动了气氛,其他19名同伴配合默契,一样表演得有声有色。
据教练张伯琪介绍,届时在北京的表演需要两种新动作和套路,一套用于天坛公园中心舞台上表演,一套用于上大街游行,好在他们已是有备无患。为参加今年7月底举行的“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IOFF第三届亚洲儿童民间艺术节”,他们请来了省大众艺术馆的国家一级编导进行指点,花了20多天的时间,把英歌舞从传统的广场艺术改编成舞台艺术,少年英歌们铿锵有力、雄壮激越的台上表演,赢得了掌声,捧走了艺术节金杯,恰恰为这次北京的表演作了铺垫。
为了台上5分钟的英歌舞表演,每天晚上放下饭碗,孩子们风雨无阻,就往训练场跑,一套动作每天都要重复练习6次以上,稍为不到位一点,还要被教练留下来“补课”,很多孩子回到家,还继续在父兄的指导下再练习,直到把动作和表情做到完善。问他们舞英歌苦不苦,孩子们的答案却如出一辙:“不苦,我们还要去北京表演呢!”言语中掩盖不住的自豪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