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库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每周一练4

2018-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急性坏死性龈炎应采用下列方法治疗,除了

A、去除局部坏死组织并刮除大块牙石

B、局部使用1%~3%双氧水冲洗

C、常规全身应用青霉素

D、支持疗法,并对全身因索进行矫治

E、口腔卫生指导,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

C

主要是需要控制厌氧菌。1.去除局部坏死组织急性期应首先轻轻去除牙龈乳头及龈缘的坏死组织,并初步去除大块的龈上牙石。2.局部使用氧化剂1%~3%过氧化氢溶液局部擦拭、冲洗和反复含漱,有助于去除残余的坏死组织。当过氧化氢遇到组织和坏死物中的过氧化氢酶时,能释放出大量的新生态氧,能杀灭或抑制厌氧菌。必要时,在清洁后的局部可涂布或贴敷抗厌氧菌的制剂。3.全身药物治疗全身给予维生素C,蛋白质等支持疗法。重症患者可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2~3天,有助于疾病的控制。4.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立即更换牙刷,保持口腔清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防复发。5.对全身性因素进行矫正和治疗。6.急性期过后的治疗急性期过后,对原已存在的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炎应及时治疗,通过洁治和刮治术去除菌斑、牙石等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对外形异常的牙龈组织,可通过牙龈成形术等进行矫正,以利于局部菌斑控制和防止复发。

2、急性坏死性龈炎的发病特点不包括

A、常发生于青壮年

B、发病急,经常与精神紧张有关

C、初起时龈乳头充血水肿,个别出现溃疡

D、进展快,牙间乳头和边缘龈坏死

E、病程长,牙龈出血,牙齿松动

2、

E

本病起病急,病程较短,常为数天至1~2周,因此E的论述有误。1.好发人群常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吸烟者多见。在不发达国家或贫困地区亦可发生于极度营养不良或患麻疹、黑热病等急性传染病的儿童。2.病程本病起病急,病程较短,常为数天至1~2周。3.以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为其特征性损害①初起时龈乳头充血水肿,在个别牙龈乳头的顶端发生坏死性溃疡,上覆有灰白色污秽的坏死物,去除坏死物后可见牙龈乳头的颊、舌侧尚存,而中央凹下如火山口状。早期轻型患者应仔细检查龈乳头的中央,以免漏诊。龈乳头被破坏后与龈缘成一直线,如刀切状。②病变迅速沿牙龈边缘向邻牙扩展,使龈缘如虫蚀状,坏死区出现灰褐色假膜,易于擦去,去除坏死组织后,其下为出血创面。③病损以下前牙多见。病损一般不波及附着龈。4.患处牙龈极易出血患者常诉晨起时枕头上有血迹,口中有血腥味,甚至有自发性出血。5.疼痛明显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患者常诉有明显疼痛感,或有牙齿撑开感或胀痛感。6.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由于组织的坏死,患者常有特殊的腐败性恶臭。7.全身症状重症患者可有低热,疲乏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下颌下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8.坏死物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9.急性期如未能及时治疗且患者抵抗力低时,坏死还可波及与牙龈病损相对应的唇、颊侧黏膜,而成为坏死性龈口炎。在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者还可合并感染产气荚膜杆菌,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坏死,甚至穿孔,称为“走马牙疳”。此时患者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导致死亡。10.若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坏死性龈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乳头严重破坏,甚至消失,乳头处的龈高度低于龈缘高度,呈反波浪状,牙龈乳头处颊舌侧牙龈分离,甚至可从牙面翻开,其下的牙面上有牙石和软垢,牙龈一般无坏死物。

3、与妊娠期龈炎关系最密切的龈下优势菌为

A、中间普氏菌

B、伴放线放线杆菌

C、牙龈卟啉单胞菌

D、螺旋体

E、梭形杆菌

3、

A

以上细菌都是牙周疾病的致病菌,只是在不同的疾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菌有不同。伴放线放线杆菌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关系密切。牙龈卟啉单胞菌是目前公认的牙周致病菌,与牙周炎治疗后复发或病情加重有关。中间普氏菌与中度或重度牙龈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有关。特别是妊娠期龈炎,常为主要优势菌。梭杆菌是龈上菌斑、龈下菌斑、牙周袋及感染根管等口腔感染部位的优势菌。其检出数量、频率与牙周组织的炎症、破坏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相关关系。螺旋体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通能力,该菌在发病中起先导作用。福赛拟杆菌被认为是慢性成人性牙周炎和重症、复发性牙周炎的重要致病菌。

4、慢性龈缘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B、牙龈质地松软

C、假性牙周袋形成

D、探诊出血

E、发生附着丧失

4、

E

临床表现患慢性龈炎时牙龈的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也可波及附着龈。牙龈的炎症一般以前牙区为主,尤其以下前牙区最为显著。1.自觉症状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这是牙龈炎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这一点有助于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鉴别。有些患者可感到牙龈局部痒、胀、不适,有口臭等症状。口腔异味(口臭)也是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和常见的主诉症状。2.牙龈色泽患慢性龈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鲜红或暗红色。炎性水肿明显的患者,牙龈表面光亮,尤以龈乳头处明显。病变较重时,炎症充血范围可波及附着龈。3.牙龈外形患慢性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龈缘变厚,不再紧贴牙面,龈乳头变圆钝肥大,有时可呈球状增生,甚至可覆盖部分牙面。附着龈水肿时,点彩也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少数患者的牙龈炎症严重时,可出现龈缘糜烂或肉芽增生。4.牙龈质地患牙龈炎时,牙龈可变得松软脆弱,缺乏弹性。但当炎症较轻且局限于龈沟壁一侧时,牙龈表面仍可保持一定的致密度,点彩仍可存在。当牙龈以增生性反应为主时,龈乳头和龈缘呈坚韧的实质性肥大,质地较硬而有弹性。5.龈沟深度健康的龈沟探诊深度一般不超过2~3mm,当牙龈有炎症时,由于组织的水肿或增生,龈沟的探诊深度可达3mm以上,但上皮附着(龈沟底)的位置仍在釉牙骨质界处,临床上不能探到釉牙骨质界,也就是说此时尚无附着丧失,也无牙槽骨吸收,形成的是假性牙周袋。是否有附着丧失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键指征。6.龈沟探诊出血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或轻探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龈炎时,用钝头探针轻探龈沟即可引起出血,即探诊后出血(BOP)。在龈炎的早期或患牙的炎症主要局限于龈沟壁上皮一侧时,牙龈表面炎症不明显,但探诊后仍有出血.这对龈炎的早期诊断很有意义。7.龈沟液量增多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量增多,其中的炎症细胞也明显增多,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龈沟溢脓现象,这是由于龈袋内壁的化脓性炎症所致。龈沟液量的增加可作为评估牙龈炎症的一个客观指标。慢性龈炎是最常见的牙龈病,患病率高,涉及的人群广,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生,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都可发生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慢性龈炎。人群中慢性龈炎的患病率在60%~90%之间。儿童在3~5岁时就可能患龈炎,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亦逐步增加,到青春期时达高峰,17岁以后,患病率逐渐下降,至35~44岁年龄组达最低。而35岁以后,牙周炎的发病率及总体牙周病变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

编辑/林楠

视角课堂

简介: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贵阳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yy/8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