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去火的食疗方法,宝妈收好

2018-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夏天,哺乳期的妈妈们一旦上火,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弄不好还会让宝宝也跟着一起上火。

那么,哺乳期上火了怎么办?

在哺乳期上火最好的降火方法就是用食疗,不仅健康又安全,而且还能尽快解决热气通过母乳传染给宝宝的问题。

哺乳期上火会怎么样

很多产后的新妈妈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出现了上火现象,而上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通常来说,产后女性身体较虚,多是虚火表现,特别容易出现阴虚火旺。

胃火表现:新妈妈可出现胃痛,牙龈肿痛或溃烂,伴口渴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

心火表现:可能会有舌头发红,心烦口渴,失眠多梦,小便较黄且带的热痛感等;

肝火表现:在哺乳期间,妈妈可能会有乳房胀痛、眼睛干涩、或瘙痒,眼屎分泌较多,容易发脾火,心烦易冲动等症状;

肺火表现:鼻腔发热、咽喉干痛、干咳、烂嘴角、流鼻血、牙痛、大便干结等。

当然了,哺乳期间新妈妈上火对宝宝也是会有影响,毕竟在哺乳自己上火了乳汁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在通过喂奶进入到宝宝身体里,宝宝也容易有一些上火表现,而哺乳上火最好是通过调整日常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来达到去火的目的,这样会比吃药更加安全。

哺乳期去火的食疗方法

饮用绿豆汤去除胃火

症状表现:分为虚火和实火两种,实火多呈现上腹部有不适感,口干且口苦,大便干,而虚火一般表现有稍微的咳嗽,饮食量减少,腹部胀,舌头红,苔少,便秘等症状。

食疗方法:石膏粉30克,适量的绿豆、粳米。先倒入适量的水煎煮石膏,并过滤去渣,取出清的液体,最后放入绿豆、粳米煮成粥样即可。

食用莲子汤去除心火

症状表现:分为虚火和实火两种类型,实火多表现为口腔溃疡经常发作并反复不止,口干舌燥、心情烦躁、容易发怒等。

食疗方法:不去莲心的莲子30克,用纱布包扎好的栀子15克,加冰糖用水煎煮,吃掉莲子并喝掉汤水。

饮用梨水去除肝火

症状表现:头部疼痛、头晕、耳朵轰鸣、眼睛干涩、口中味苦有臭味、两侧肋骨胀疼等。

食疗方法:川贝母10克捣成末,梨子2个,去皮切成块,加入适量冰糖与清水炖服即可。

食用猪肝消解肺火

症状表现:只干咳嗽没有痰抑或痰比较少且呈黏状,身体潮热多汗、手心及脚心发热、失眠、舌头发红等。

食疗方法:猪肝一付,用纱布包好,菊花30克,煮熟后喝掉汤水。

食用猪腰子消除肾火

症状表现:头及目部眩晕、耳朵轰鸣听不到声音、腰脊部位酸软、身体潮热多汗、五心烦躁不安等。

食疗方法:猪腰子2只,山萸肉、枸杞子分别15克,一并入砂锅内煮至猪腰熟为止,吃掉猪腰子并喝掉汤。

哺乳期上火牙疼怎么办?

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一点不假,经历过牙疼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于哺乳期的母亲来说,牙疼更是一件让人苦恼和烦心的事情。哺乳期妈妈不能乱服用药物来缓解或治疗牙疼。

1.蒜泥。取出适量的大蒜并捣碎,待温热以后轻轻地敷在疼痛的牙龈上,可有效缓解并治疗牙周炎、牙髓炎及牙痛等症状。

2.味精水。将味精按照1:50的比例用温开水化开,然后喝入嘴中并不咽下,口含一小会儿后吐掉,一天进行数次,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及以上牙痛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

3.生姜片。将生姜切成小片状,牙疼的时候就取一片放在疼痛的牙龈上,并且可以重复使用生姜片。甚至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含在嘴里,不用担心有什么坏处,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4.白酒加食盐。取一般的白酒克倒进水壶里并加入10克食用盐,搅拌等待食盐溶解后在火炉上将酒烧开,含嘴里一口一会儿,牙疼可得到立即的缓解,但应注意不能将之吞下。

5.不断漱口。嘴里含一口温度适中的水,并尽力漱口也可缓解疼痛。

哺乳期上火还能喂奶吗?

不少妈妈生怕自己上火让乳汁变质,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根据专家的意见,哺乳期上火不太严重的妈妈是可以继续喂奶的,但是妈妈最好留意一下自己的日常饮食,根据症状及时缓解上火的状况,若妈妈的上火症状数天后也没有改观,最好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

哺乳期上火能吃药吗?

哺乳期妈妈的饮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汁的质量,而妈妈服用药物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宝宝的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哺乳期妈妈用药一定要小心谨慎。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决定是否必须用药,以及用什么药合适。

与此同时,妈妈不能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随便用药,比如不能乱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去火药物,这类药物中含有人工牛黄、大黄等成分,很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哺乳期上火,妈妈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这样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好得快。

预防哺乳期上火的方法

1.饮食宜清淡

哺乳期的母亲应该时刻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yy/7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