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牙齿的牙周炎到底是什么病
2021-5-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目前牙周病已经成为口腔领域最重要的话题,医师遇到这样的患者往往觉得“复杂”,患者听到患了此病则是感到“郁闷”。很多人当被告知要做牙周治疗,因为恐惧而一拖再拖,导致牙周问题加重。那么,为什么会对牙周治疗有这样的态度呢?
很多人认为,牙周炎是治不好的,甚至有人还说牙周炎是牙齿的肿瘤,只有牙没了才会好。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牙周炎只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不是什么不治之症,经过规范的治疗,牙周炎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
临床上许多牙周炎患者存在以下误区:
!
误区一
“老掉牙”是正常现象,不可避免的
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标是“”,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可见,老掉牙并不是正常现象。事实上也是可以避免的。西方人有个好习惯:定期到牙诊所,牙齿没病也看医生。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其实是一笔比较划算的经济账,因为即使你三个月看一次牙医,但在牙齿上花钱的总量,加起来也会比得了大病再找牙医便宜,而且不用受牙痛之苦。从医生的角度讲,我们也希望大家早一点来,防范未然。如果小病小忍,大病大忍,实在忍不住了才来看医生的话,那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花费增加不说,治疗效果也很难理想了。
!
误区二
我一天刷两次牙,已经足够清洁口腔了
解读
即使刷牙方法正确,通常也只能清除50%的牙菌斑。因为有一些牙菌斑躲藏在牙间隙里面,牙刷是无法刷到的。所以,西方人喜欢用牙线、漱口水,增加清洁牙齿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要把使用牙线,牙间隙刷(用于牙龈萎缩的患者)做为我们日常护理口腔的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清洁口腔的目的。
!
误区三
牙齿和牙肉没有发炎,因为一点儿也不痛
解读
口腔的许多慢性病,如常见的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等,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很少甚至完全没有疼痛的感觉的。这类疾病,正如糖尿病等一些全身性疾病一样,到你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已经处于比较晚期或者严重的阶段了。正如跳进开水的青蛙因为难以忍受高温一跃而出拯救了自己,而在凉水锅里的青蛙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煮熟。慢性的过程,同样值得大家重视。
!
误区四
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萎缩,即使牙周炎治好了,萎缩的牙龈也恢复不了了,所以牙周炎治不治没啥区别。
解读
牙周炎确实会造成牙周组织的丧失,例如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再生性治疗技术的应用,牙槽骨和牙龈都已经可以实现再生了。只是目前还暂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患者恢复牙周组织的愿望,但这一新的技术足以对牙周炎的治疗带来希望。
!
误区五
牙周炎太容易复发了,治了也没有用。
解读
牙周炎复发的原因确实比较复杂,但积极治疗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对疾病的康复是有意义的。
所以,患者一旦得了牙周炎,医院进行综合治疗,不要轻易放弃。牙周炎患者通过定期的维护治疗,牙周组织是可以长期保持健康的,这也是经过很多临床研究证实的结论。
END
联系我们安徽东合汇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