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长了智齿,一定要拔吗

2021-1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智齿,又叫“第三磨牙”,指的是牙槽骨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个的四颗第三磨牙。通常在16岁以后才长出来,由于在这个年龄段,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接近成熟,而且它是最后萌出的一颗牙齿,因此取名“智齿”,有着“智慧到来”的象征。但是,与它的美好寓意相反的是,由于在人类的成长进化过程中,颌骨是逐渐变小的,而留给智齿的空间也会随之逐渐变小,通常最后萌出的智齿会因空间不足而导致智齿阻生,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危害,那危害有哪些呢?

01

智齿自身易发生口腔问题

智齿也是一颗普通的牙齿,也会发生蛀牙、牙髓炎。因为它长在口腔最深处,且很可能不能完全长出来,导致很难彻底清洁,所以尤其容易被蛀。如果单纯蛀牙,尚可以挽救,一旦到了牙髓炎的地步,由于其解剖结构特殊,治疗难度大且成功率低,因此往往选择直接拔掉。

容易引发周围组织疾病

02

智齿很容易影响周围组织器官健康状况,最常见的问题是周围软组织炎症——智齿冠周炎和第二恒磨牙蛀牙。智齿冠周炎的病变部位始于牙龈,但却比一般牙龈炎厉害多了。一般的牙龈炎,主要就是牙龈有点肿、爱出血,而智齿冠周炎不但会出现牙龈肿胀,还可引起后牙区剧烈疼痛,甚至可能让人张不开嘴,并出现发热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智齿通常萌出不完全,牙龈和智齿之间没有正常的牙龈沟,而是形成一个小袋子样的结构,不但容易窝藏细菌和食物残渣,而且难以清洁,因此极易导致局部发炎。

03

易引发口腔溃疡等

比如,智齿可能促进牙齿排列不整齐,没有对颌牙的智齿则可能因为伸长而咬到口腔黏膜,导致黏膜疼痛和溃疡等。

智齿到底要不要拔呢?

智齿,终究是一颗退化的牙齿。这意味着对于现代人而言,智齿可有可无。这是人类长期进化之后的结果之一:一方面,随着食物的不断精细化,人们对牙齿咀嚼力的要求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面颅在整个头颅的占比越来越小,颌骨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有的牙齿。所以,智齿实际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智齿究竟要不要拔,说到底,关键是看智齿会不会引发健康问题。如果是正位萌出,与邻牙邻接关系正常,与对颌牙咬合关系正常,且无症状的智齿,可以保留。完全埋伏于骨内,与邻牙牙周无相通,无压迫神经引起症状者也可保留。对于已经引发健康问题的智齿,该拔还是拔了吧!

综合:科普中国、健康时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lcbx/12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