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妇女牙体的治疗

2017-9-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最近遇到几例妊娠期妇女突发牙髓炎,现将处理方法(不影响胎儿发育,又能使孕妇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简单归纳一二:

一、牙髓炎的治疗直接开髓,若有疼痛可在利多卡因局麻下开髓,见穿髓孔有血渗出,用碘伏棉球开放3-6天。复诊时见穿髓孔无渗血可将Ca(OH)2碘仿糊剂置于穿髓孔,ZOE暂封,观察1-2周,若无不适,去除暂封物,玻璃离子充填。待分娩后择期行牙体治疗。二、根尖周病的治疗直接开髓,揭髓室顶,常规备根管,3%H2O2、N.S交替冲洗根管。若个别根管有探痛,可碘伏开放一周,一周后若无不适,无叩痛、牙龈无红肿、瘘道明显变小,根管内无渗出,可将Ca(OH)2糊剂导入根管内,尽量填至根尖处。髓室底用ZOE垫底,磷酸锌水门汀次层垫底,最后玻璃离子充填。如果检查当中出现任何阳性症状则不能充填根管,应该冲洗开放根管,直至阳性体症消失再充填根管。

三、妊娠期龈炎的治疗处理方法:OHI+超声洁牙+漱口液+对厌氧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牙膏四、孕期药物的选择FDA根据药物对人类的不同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危害的标准分为A、B、C、D、X五个级别:A级药物安全,对胚胎、胎儿无危害;B类比较安全,对胎儿基本无危害;C类药物仅在动物实验研究时证明对胎儿致畸或可杀死胚胎,未在人类研究证实;D级药物对胎儿危害有确切证据,除非孕妇用药后有绝对效果,否则不考虑应用;X级药物可使胎儿异常,在妊娠期间禁止使用。

1、局麻药大部分局麻药在怀孕期间使用是相对安全的。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卡因属于B类药。甲呱卡因、布比卡因属于C类药。2、解热镇痛抗炎药扑热息痛常被人们认为是怀孕期间用于颌面部止痛的最佳选择。阿司匹林在怀孕期间则应避免使用。3、抗感染药青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先锋类抗生素最常用于口腔治疗,在怀孕期间使用是最安全的。

依托红霉素极可能使孕妇患者造成肝毒性;庆大霉素在怀孕期间可导致胎儿的耳毒性;四环素类的药物可造成牙齿着色和抑制婴儿骨的发育;氯霉素在孕期对母亲有毒性和致胎儿循环系统衰竭,即灰婴综合症,对孕产妇应禁用。口腔医生常用的甲硝唑则属于C类药,只有权衡可对孕妇的好处大于胎儿的危害之后方可使用。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两性霉素属于B类药,灰黄霉素属于C类药。4、抗焦虑药有资料显示孕期使用安定和唇腭裂有关,孕妇在头3个月和后3个月应该禁用安定。

如何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我们的朋友?

1,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每天都能收到实用的文章?

1,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官方帐号”---点击“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yyfx/7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