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季的手足口病即将来领提醒家长注

2018-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同步美国幼小教育文化理念,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发挥和创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从小培养孩子世界公民的责任感。让孩子在一个自由,快乐的空间里成长。原汁原味的美式课堂,山姆大叔让您的孩子与世界同步!

手足口病简介

病因

手足口病的病因

  主要是柯萨奇A16病毒(Coxsackievirus),有时为柯萨奇A5、A10、A9、B5、B2及埃可(ECHO)等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染,亦可通过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间接感染。在水疱液、咽部分泌物或粪便中皆可分离出此种病毒。

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

  ①前驱症状: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重者可以出现高热,体温38℃~40℃。   ②手足损害:主要表现在手、足、指(趾)背或侧缘,尤其是指(趾)甲的周围及足跟的侧缘发生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疱,圆形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澄清,呈乳白色。水疱偶发于掌跖及指的掌侧,其长轴与皮纹的走向一致,面部可有自发性疼痛或触痛。   ③口腔损害:硬腭、颊黏膜、舌、唇及齿龈等处发生粟粒大小水疱,疼痛,迅速破溃呈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绕以红晕。   ④心脑损害: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⑤周围血象淋巴细胞增多。血清学试验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⑥病程约为1周,很少复发。

检查

手足口病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3、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4、其他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5、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6、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诊断

手足口病的诊断

发病率较高,有流行性,流行季节以夏季为高峰。   2.好发于学龄前儿童。   3.有发热、流涕、厌食、呕吐、腹泻等前驱症状。   4.皮疹与口腔黏膜疱疹同时出现。疱疹对称性发生于手掌、手指及足趾屈侧的皮肤,呈米粒大小半球形水疱。口腔黏膜为粟粒及米粒大小疱疹,周绕红晕,约2d后疱破成为溃疡,灼痛明显。7~10d愈合。   鉴别诊断:   1.复发性口疮   2.疱疹性龈口炎   3.疱疹性咽峡炎本病病损多发生在口腔后部,咽腭部区域,疱破成溃疡,但皮肤不发生水疱。   4.水痘全身性皮疹,水痘呈脐窝状,传染性强。

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

1.局部治疗   口腔用0.1%依沙吖啶或银花、甘草煎水含漱。病损处涂冰硼散、1%金霉素甘油等。   2.全身治疗   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抗病毒可选用病毒灵0.1g,口服,每日3次。   3.中药治疗   药夏枯草、板蓝根或大青叶、连翘、贯众、金银花、甘草煎服,重症可使用干扰素。口腔溃疡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或2%龙胆紫溶液外用。

保健

手足口病的保健

  一、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宝宝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结痂。一般需要隔离2周。   2、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二、饮食   让患儿多饮水,可用淡竹叶、银花、茵陈、灯芯花煎水饮用。宜食流质或半流质,如冬瓜扁豆薏米粥、淡奶、豆浆、赤小豆粥、草龟土茯苓汤等。多食富含维生素C、B族的食物,如西瓜、橙、糙米粥等。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虾、蟹、芒果等。

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联系方式:

;纪老师:;曹老师:









































中医治白癜风
白癜风患者感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uqjpt.com/lcbx/7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